正文

4.穿越坑洞到達彼岸

內在的探索 作者:(科威特)阿瑪斯


允許自己忍受這些坑洞,并穿越它們到達彼岸

允許自己忍受這些坑洞,并穿越過它們到達彼岸,對現(xiàn)今的時代而言是更困難的事,因為社會中所有的事都在抵制它。社會是抵制本體的。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你所到的每一個地方,都在企圖補洞。如果你不以同樣的方式補你的洞,人們會受到威脅。假設一個人不想填補心中的洞,他會令別人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洞。

"內在工作"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內在工作"也變得越來越迫切。這就是為什么擁有一個以自我認識為己任的團體是這么重要的事。因為有許多愿意去感受自己的洞而又不企圖填滿它的人,都會在旁邊支持你。要一個人單獨去做這件事,是非常困難而又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他周遭的每件事都在抵制這份工作。

學生:你剛才提到坑洞和情緒之間有某種關聯(lián),而本體是沒有任何情緒的。我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阿瑪斯:如果你能了解自己的感覺,就能貼近自己的本體。但這并不意味你的感覺就是你的本體。

學生: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我一直都是我的本體,我就沒有任何感覺了?

阿瑪斯:不,不是這樣的。你會有一些真實的感覺,也會有一些虛假的感覺。虛假的感覺總是來自于想填滿心中的洞,也就是說,真正的感覺不見了。

學生:這么說來,存在于坑洞中的都是假的感覺啰?

阿瑪斯:沒錯。譬如你失去了自我價值感,在某個階段如果你和它失去了聯(lián)結,就會留下一個洞。這個洞可能被經(jīng)驗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這并不是真正的感覺。這意味著自尊或自我的真實價值不見了,這份低自尊的感受,經(jīng)常會被自大的防衛(wèi)機制所掩蓋。但自大也不是真實的感覺,那也是一種企圖藏匿什么的虛假感覺。當某人所說的話或做的事使你感到自卑時,你心中生起的憤怒也是一種虛假的感覺。這些虛假的感覺所以會冒出來,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你真正的價值,它們只是起一種補償作用。它們顯得很真實,是因為你確實能感受到它們。它們不真實,是因為你失去了真實的東西之后,它們才會出現(xiàn)。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假設你無法意識到你真正的感覺,別的東西,例如情緒,就會取而代之。但如果能體認到這些情緒的真相,你就會認清你失去的東西是什么,并且會經(jīng)驗到它。你一旦體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你就會認清它與遮蔽住那份失落感的虛假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情緒只是一種反應罷了,然而像價值這類的本體狀態(tài),卻是一種"存在"的形態(tài),它們絕不是反應。

學生:如果你有一些虛假的感覺,埋在它們底端的又是什么?

阿瑪斯:譬如在自卑、自大、憤怒、受傷的底端,一定有一份自我價值感,它也是本體的某個面向。

你有沒有讀過柏拉圖?還記得"柏拉圖理念"(thePlatonicIdeas)和"柏拉圖類型"(thePlatonicforms)嗎?蘇格拉底曾經(jīng)說過:沒人能教你什么是類型,你只有靠記住它們來認識它們。也許你并沒有注意到它們,但是你已經(jīng)把它們記住了。借由記憶你產(chǎn)生了理念。你所回歸的并不是情緒,而是你的本體。本體比情緒更為真實和富有價值。本體就像你的血液一般真實。它不是一種反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