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了解自己,人們可能犯下各種惡行。當他們計劃作惡時,會先環(huán)顧四周,觀察是否有人注意。"媽媽會看到我嗎?""先生會看到我嗎?""孩子們會看到我嗎?""太太會看到我嗎?"若無人注意,就會放手去做。他們是在侮辱自己,自以為沒有人注意,趁別人看到之前趕快做完這件事。但他們自己算什么呢?難道不是某個人嗎?
你了解嗎,他們?nèi)绱溯p視自己,所以永遠無法發(fā)現(xiàn)真實的價值,找不到法。若你看著自己,就會看見自己。當作惡時,若能及時看見自己,你就可能停止。若希望做些有意義的事,就看著自己的心。若知道如何看自己,就會知道對錯、禍福與善惡了。
這些事若我不說,你不會知道自己的心中有貪與癡。若你一直向外看,就不會知道任何事,這是不知自省的麻煩。向內(nèi)看,就會看見善惡,看到善法,就可以記住它,并照著修行。
斷惡、修善是佛教的核心,諸惡莫作--無論經(jīng)由身、口、意。那是正確的修行,佛陀的教法。然后,我們的衣服就會干干凈凈。
若心是善良與正直的,就會微笑
接下來是"眾善奉行"。若心是正直與善巧的,就無須搭車四處求功德,即使坐在家里,也能獲得功德。多數(shù)人只是四處求功德,而不肯斷除諸惡,兩手空空地回到家里,又回復(fù)原先的臭臉,故態(tài)復(fù)萌地板起臉洗盤子。人們就是不愿向內(nèi)看,因而離功德愈來愈遠。
我們可能知道這一切,但若非真的知道它在我們里面,佛教就不會進入內(nèi)心。若心是善良與正直的,它就是快樂的,心中也會有微笑。但多數(shù)人卻很難找到時間微笑。我們能嗎?我們只有在事情稱心時才笑得出來。
大多數(shù)人的快樂是建立在事事稱心如意上,他們必須讓世上每個人都只說令人愉快的事,但每個人是否可能都如此做呢?若那是你想要的方式,怎么可能找到快樂?我們怎么可能讓別人每天都只說我們喜歡的事呢?那可能嗎?即使是自己的小孩,他們是否也曾說過觸怒你的話呢?你曾傷過父母的心嗎?不只是其他人,甚至連自己的心也可能攪亂我們。
有時我們考慮的事是令人不悅的,你能怎么辦?你可能正獨自走路,突然間摔了一大跤,哎喲!問題出在哪里?到底是誰絆倒了你?你能怪誰?那是你的錯,連自己的心也可能得罪我們。若仔細想想,你將了解這是真的。有時我們會做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你只能說:"該死!"沒人可以責怪。
我們必須使用法來尋找快樂。無論它是什么,無論是對是錯,不要盲目執(zhí)著它,只要注意它,然后放下它。當心自在時,你就能微笑;一旦你討厭某樣事物,心就變壞,然后沒有一件事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