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求西法,徹底更張
袁世凱的新政萬言書與當時內外臣工那些傳統(tǒng)腔調的奏章全然不同,充滿了新鮮氣息與要求變法的緊迫感:
竊維天下大勢,遞變而不窮者也。變局之來,惟變法以應,則事變乃消弭于無形。此次軍興失利,勢誠岌岌。然果能中外一心,不忘仇恥,破除積習,因時變通,不過十數年間,而富強可期,是亦更始之一大轉機也。
歷觀中外各國交涉情形,萬國公法,指勢力相均者言之;兩國條約,為承平無事時言之;強鄰奧援,又為彼國自利者言之。處今日之勢,欲弭釁端杜外侮,舍亟求富強之道,詎有他策?且萬國君臣,莫不互引治法,力圖振興,精益求精,孜孜不已。而我猶蹈常習故,孑然默處于五洲之中,風氣隔閡,制勝無術,具繁庶之資,而甘居貧弱如病者,以孱軀而搏狼虎,欲求幸免,曷可得乎?
袁世凱的奏章一開頭即抓住了要害,認為:甲午戰(zhàn)敗并不可怕,只要能破除積習,因時變通,便是一個大的轉機。這實在是一個高瞻遠矚的見解。袁世凱還批評了那些故步自封的守舊勢力:
顧說者謂:我國聲名文物,遠駕他邦,何必舍己從人,輕更古制?不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應恪守我法,而富國強兵之道,彼已久著成效,勢不得不參用各國新法,擇善而從。試觀三代之際,行井田,社封建,秦漢而后,農政鈔法,兵律官制,迭經更易,降至今日,舊制所存者,百難一舉。以漢宋大儒名臣,亦不能強違時勢,追復三代成規(guī),蓋因時制宜,人心運會,有必不能相沿者也。
說者又謂,用夷變夏,古有明訓,縉紳子弟,恥與彼族共周旋。不知通商開禁以來,門戶洞啟,即欲閉守,亦無善道,既不能不與各國交際往來,自必須習知其風土人情,始可相機制服,不為欺侮。猶之知物性者,雖猛虎毒蛇,亦可訓而豢之;不知物性者,雖犬馬牛羊,亦不免觸噬之患。……
日本幅員僅敵我兩省之地,我則十數倍之,彼之所以勝者,由于講求西法,實力推行;我之所以敗者,由于拘守舊規(guī),罔思改轍。殷鑒不遠,亟宜更張。以我之地大物博,但求日人所以制勝之故,而事半性之,必將雄視海內,強鄰悚息。然轉移之權,亦惟在宸衷獨斷,屏棄群疑,毅然整頓而已。
從這條陳中,不難看出,袁世凱的主張,即講求西法,徹底更張。袁世凱駁斥了國人盲目自大的思想,批評了“不知物性者”。顯然,袁世凱所呈遞的萬言書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先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