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收復(fù)運河:一石激起千層浪(1)

中東黑血 作者:文天堯


埃及收復(fù)運河的舉動不啻是個晴天霹靂,西方世界都被驚著了,尤其是英法兩國,對它們來說埃及的所作所為無疑是一記重勾拳。運河被埃及國有化,不僅意味著英法將喪失運河的股權(quán)收益,而且如果運河的通行不再為自己所操縱,那一旦埃及有中斷東西方交通的舉動,對兩國經(jīng)濟的打擊則是首當(dāng)其沖的。

長期以來,蘇伊士運河就是英國建立和維持它的海外霸權(quán)的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一直就被西方殖民者用來為自己謀求戰(zhàn)略利益和榨取巨額利潤。通過運河的運輸,亞洲國家的大量物資被源源不斷掠奪入殖民國家的口袋,而它們也將自己的商品傾銷至這些國家。另外,西方國家從中東掠奪的石油和石油制品也要經(jīng)過運河運往西歐。其中,像英國維系自身經(jīng)濟運轉(zhuǎn)的進口石油,絕大部分就是靠蘇伊士運河輸送的。可以說,蘇伊士運河是中東石油綜合體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對很多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而言,蘇伊士運河就是自己的“大動脈”。如今納賽爾要割這些國家的“大動脈”,無疑是要放它們的血。

就在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的當(dāng)天,英國首相艾登正在倫敦的官邸舉辦宴會,宴請的嘉賓是伊拉克的國王費薩爾和首相賽義德。當(dāng)晚,宴會上的嘉賓三三兩兩都在議論埃及的事情,尤其是艾登,他洋洋得意地向賓客們描繪納賽爾將因失去西方援助而要垮臺。殊不知就在這時,秘書悄悄交給了他一封關(guān)于運河國有化的急電,登時艾登瞠目結(jié)舌。

這可真是具有諷刺意味的一幕,英國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在艾登看來,運河是大英帝國的生命線,對他們乃至是整個自由世界都具有生死攸關(guān)的意義,他也哀嘆納賽爾給英國造成了自1940年以來的最危險的局勢。

得知危情的英國內(nèi)閣旋即開會商討對策。艾登氣勢洶洶,主張立即采取軍事行動教訓(xùn)一下納賽爾。但現(xiàn)實問題馬上就來了,首先是英軍當(dāng)時沒有足夠的兵力做后盾。另外,假設(shè)運河一旦被埃及方面卡斷,以英國國內(nèi)目前的石油儲備,正常供給只夠保證3周的消耗量。但如果雙方一旦交戰(zhàn),那恐怕只夠勉強維持一周時間的。即使形勢比人強,艾登也只得無奈將發(fā)兵的念頭暫且放下,按捺住滿腔的怒火給埃及發(fā)去了一份“抗議”照會。但結(jié)果埃及方面不予理會,依然故我。

與此同時,法國政府也是驚惶失措,與英國同樣驚呼埃及的行動造成了“嚴重的局勢”,還叫嚷著西方必須使用武力還以顏色。

表面上英法兩國是張狂逼人,可實際上已是外強中干,力不從心了。不過利益受損,在暫時無法用軍事打擊解決時,它們也不會坐以待斃。于是,埃及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在英法的存款被凍結(jié),運河公司的資金也無法動用了。另外,英法的商船在政府授意下一同拒絕交納蘇伊士運河的通行費用,它們也停止購買埃及的棉花,妄圖以此伎倆打擊埃及經(jīng)濟,讓納賽爾做出讓步。

埃及的做法在美國白宮也同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