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戰(zhàn)后的法國表面上是回到了世界大國的行列。畢竟,“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名號在世上也不過區(qū)區(qū)5個國家有此殊榮。然而,那也僅僅只能帶給法國人精神上的滿足,而無法掩蓋法國國力大衰退的事實,那時的法國亟待解決的是社會的經濟危機。
其實,在二戰(zhàn)后的歐洲,有哪個國家不是百廢待興?以當時的情形來看,歐洲諸國的復興是件艱難的事情。眾所周知,后來整個西歐的復興依托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西歐諸國正因為有美國的“慷慨”相助才渡過了難關。自然,在當時,法國對美國的援助也是極其渴求的。法國要盡快復興,想憑一己之力,根本就無法實現(xiàn)。
然而,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常言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美國施恩,法國受恩,在一施一受間,矛盾發(fā)生了。誰都知道,美國在歐洲廣布恩澤是別有用心。不管其用心如何,總之美國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在規(guī)劃歐洲的未來。美國對歐洲諸國指手畫腳,難免與法國的“大國夢”有針尖對麥芒之時。若法國人肯放下所謂架子追隨美國還好說,否則法國是甭想及時地從美國方面獲得援助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為此,法國人不得不在國家經濟重建與大國地位上排出先后的順位。形勢比人強呀!最后,法國人不得不務實地選擇了依靠美援恢復經濟實力。法國人心里很清楚,也唯有如此,法國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恢復自己的大國地位。
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談“大國”言論的人未免曲高和寡,即便這個人是法國的大英雄,比如戴高樂。在那時,戴高樂知道自己已難有作為。于是,他選擇了掛冠而去。之后,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應運而生。
可以說,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誕生,是法國清醒認識到自己今非昔比的結果。這一時期的法國,基本上是唯美國馬首是瞻。為了復興,它盡量順從美國和英國,心甘情愿擔當跟班。當然,根植骨髓的大國意識還是會左右法國人,法國不時還會表現(xiàn)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意愿。換言之,法國即便是追隨美、英,但它卻從未放棄“大國夢”,它也在為恢復其大國地位而努力著。
只不過,這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政府實在是不爭氣。用一個“亂”字來形容第四共和國時期的政治狀態(tài)是最恰如其分的:黨派紛爭不息,政府危機頻仍,內閣更迭頻繁。與此同時,法國還陷入了殖民戰(zhàn)爭的泥潭。尤其是在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英法兩國陳兵蘇伊士運河。結果,1957年5月,法國的摩勒政府終因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而被迫下臺。1958年,已經67歲的戴高樂東山再起,重返權力中樞。隨后,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將第四共和國取而代之,法國開始步入“戴高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