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經沙場的朱棣親自登山布陣,指揮先鋒發(fā)起進攻,迅速擊敗了韃靼軍,俘虜了一批男女、牲畜、輜重等。
本雅失里戰(zhàn)敗之后,率領七騎渡河逃跑,明軍游擊將軍劉江、驃騎將軍梁福追擊,最后卻空手而還。
明軍班師回到“飲馬河”,與駐扎在“殺胡城”的軍隊會師之后,朱棣命令成安侯郭亮督運糧草回應昌;尚書吳中、都指揮章安督運糧草回禽胡山。這時朱棣已經從諜報中得知韃靼知院失乃干率領一部分潰散的部屬在廣武鎮(zhèn)一帶,欲向明軍投降,便下令指揮擴廓帖木兒前往招撫,同時,再次作出分兵的決定,由他本人率領另一部分軍隊沿“飲馬河”(克魯倫河)東進,搜索韃靼太師阿魯臺部;而令清遠侯王友、廣恩伯劉才率領一部分軍隊回師開平,防備失乃干——如果失乃干拒絕投降,則對其予以攻擊。
六月初九,東進的明軍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每天只有在天明及日落之前才燒火做飯。當搜索到靜虜鎮(zhèn)(兀兒古納河一帶)時,朱棣通過諜報得知阿魯臺的軍隊聚集在山谷的前面,他像在斡難河與本雅失里作戰(zhàn)時那樣,親自帶數十名騎兵登上一座山岡指揮作戰(zhàn),明軍左右兩路相距數十里,依照地形布陣,分進合擊。韃靼軍且戰(zhàn)且退,出沒于山谷間。雙方在一個名叫九龍口的地方對峙,阿魯臺派人詐降,但被明軍識破。
明軍出動數百名騎兵前去挑戰(zhàn)韃靼軍。韃靼軍大隊人馬展開反擊,首先沖向明軍的右哨,卻被武安侯鄭亨帶領右哨抵擋住了。
阿魯臺親自帶領數千騎兵沖擊朱棣所在的御營,結果遭到了神機營的“隨駕護衛(wèi)馬隊”的射擊。這支跟隨著朱棣的部隊,在作戰(zhàn)時既可以下馬布陣射擊,又可以上馬沖鋒。而神機營主要裝備有各種各樣的火器。其中各類神機銃炮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金屬管形火器,大小不等。既可以將大的炮放在車輛上面來發(fā)射,也可以將小的槍放在架、樁、托的上面發(fā)射。
前文已經說過,明將沐英在1388年與思倫發(fā)軍隊作戰(zhàn)時解決了火器不能連續(xù)射擊的難題,具體的辦法是將軍隊分三個行列發(fā)射火器,當第一排射擊完畢,則轉身退到第三排之后,重新裝填彈藥,作好再次射擊的準備;與此同時,第二排立即前進到原先第排行的射擊位置上,繼續(xù)射擊。這就是疊陣。沐英時代的火銃,僅須裝入火藥及彈丸就行了,比較簡單。但是,神機營以神槍為代表的很多管形火器卻要按照先后順序裝入火藥、木馬子、彈丸或箭等,發(fā)射程序更加復雜了,新手容易出現失誤,不利于迅速射擊,因而采取了另外一種戰(zhàn)術,這種戰(zhàn)術也是把軍隊分為三個行列,以保持連續(xù)射擊。戰(zhàn)斗時,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后,馬上將火器遞回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提前裝好彈藥的火器。中間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完畢的火器,并向后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由他們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火器,準備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