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度過的那幾年中,我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1931年共和國宣布成立后,他們?nèi)蚊R諾·比利亞管理王宮圖書館。后來內(nèi)戰(zhàn)期間他遷往巴倫西亞,像許多有些聲望的知識分子一樣,他也被攆走了。我們曾先在巴黎,后又在墨西哥相遇,1955年他在那里去世。他經(jīng)常來看我,我還保存著1948年他在墨西哥為我畫的肖像,當時我沒有工作。
下面我借機談談拉蒙·戈麥斯·德·拉·塞爾納,因為數(shù)年之后我差點和他一起開始我的電影生涯。
在大學生公寓的那幾年,戈麥斯·德拉·塞爾納可是個大人物,或許是西班牙文學界的泰斗。他寫過很多作品,為各種雜志撰稿。他曾應一些法國知識界人士之邀在巴黎的一個馬戲場露面。弗拉特里尼一家也在那里表演。拉蒙騎在象背上,要朗誦幾段他的雜感。第一句話還沒說完,觀眾突然放聲大笑。拉蒙被這種效果驚呆了。其實他沒有注意到這是因為大象剛剛在臺中央方便了一下。
每星期六從夜里9點到凌晨1點,戈麥斯·德·拉·塞爾納都在離太陽門幾步遠的“鮑姆勃咖啡店”招集他的聚會。我從不放棄。聚會上我能見到我的大多數(shù)朋友及其它人。有時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也來參加。
博爾赫斯的妹妹嫁給了吉耶爾莫·德·托雷。他是個詩人,特別是一位批評家,他深深了解法國先鋒派,并曾是西班牙“極端主義”流派的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他尊崇馬里內(nèi)蒂,與他不謀而合地認為一輛火車機車比貝拉斯克斯的一幅畫更美,因而他寫出以下詩句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希望給愛人
一架水上飛機的碩大的螺旋槳……”
馬德里最主要的文學咖啡座有“希洪咖啡館”,它至今尚在,以及“格蘭哈·德·埃納爾”;“卡斯蒂亞咖啡館”、“弗爾諾斯”、“庫茲”、“山脈”咖啡館--那里不得不經(jīng)常更換小圓桌,因為畫匠們把它們弄得很臟(每天下午課后,我都去那里繼續(xù)學習),戈麥斯o德拉o塞爾納每星期都在鮑姆咖啡館發(fā)表權(quán)威性講話。我們來到咖啡館,彼此寒暄,坐下點飲料--幾乎總是點咖啡和水(侍者不停地送水),然后開始漫談,評論最新出版的作品、講座,以及政治新聞,相互借閱外國書刊并批評那些缺席者。有時一位作者高聲朗誦一首詩或文章,拉蒙就發(fā)表意見,他總是認真地聽,有時也發(fā)表異議。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幾個朋友曾經(jīng)多次一邊漫步街頭一邊不停地談論。
諾貝爾獎獲得者,神經(jīng)科專家圣地亞哥·拉蒙·伊·卡哈爾是他所處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智者之一,每天下午他都到“普拉多咖啡館”,獨自坐在靠里面的一張桌子前。在隔開幾張桌子遠的地方,一群極端主義詩人正在聚會,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的朋友,記者兼作家阿拉吉斯坦(后來在內(nèi)戰(zhàn)期間他是駐巴黎的大使)一次在街頭撞見一個名叫何塞·瑪麗亞·卡雷特洛的家伙,這是個拙劣的小說家,是個身高兩米的巨人,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無畏的騎士”為筆名??ɡ滋芈寰咀“柤固沟囊骂I,一邊咒罵一邊把我們這位朋友寫的、對于他十分不利的文章(寫得極為有理)摔在他臉上。阿爾吉斯坦回敬他一記耳光,路上行人不得不把他們拉開。
這件事在文學圈子里引起相當?shù)尿}動。我們決定舉行一次宴會,向阿爾吉斯坦表示敬意并征集簽名支持他。一些極端主義派的朋友們知道我認識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卡哈爾,我在那里的昆蟲部為他使用的顯微鏡準備血小板,他們就請我去向卡哈爾征求簽名,因為這個簽名將是最有影響的。
我照辦了。然而年事已高的卡哈爾拒絕簽名,借口說他經(jīng)常與“無畏的騎士”合作,而且ABC報將刊登他的《回憶錄》,他擔心如果簽了名,這家報紙會取消合同。
我也曾同樣地拒絕在別人拿給我的請愿書上簽名,盡管我的理由不同。那些簽名的紙張除了撫慰良心沒有別的用處,我知道我這種態(tài)度會引起非議,因此如果我出了什么事,被投入監(jiān)獄或失蹤了,我不要任何人為我簽名。
阿爾貝蒂、洛爾卡、達利
拉法埃爾·阿爾貝蒂生于加迪斯附近的普埃多·德·桑塔·瑪麗亞,是我們這群人中一個偉大的人物,他比我小--如果沒記錯的話,比我小兩歲,一開始我們都把他看成是畫家。他的一些金色調(diào)的畫曾裝飾過我臥室的墻壁。一次喝酒的時候,另一位朋友達瑪索·阿隆索(西班牙語皇家科學院現(xiàn)任院長)對我說:
“你知道誰是大詩人嗎?阿爾貝蒂!”
看到我吃驚的樣子,他遞給我一張紙,我讀了上面的詩,至今還記得詩的開頭:
被判死刑的夜晚
伏在一棵樹做的斷頭臺上
歡樂跪倒在地
吻他,在他的涼鞋上涂圣油……
當時,西班牙的詩人們都絞盡腦汁尋找具有概括性的而且出乎意料的形容詞,像《被判死刑的夜》以及令人驚奇的詞,比如《夜晚的鞋》。我一看就非常喜歡這首詩,后來刊登在《地平線》雜志上,這是標志著阿爾貝蒂崛起的詩歌。我們的友誼日益加深,在大學生公寓這幾年,我們形影不離,后來在內(nèi)戰(zhàn)初期我們在馬德里又見過面。以后阿爾貝蒂曾住在莫斯科,受到斯大林的嘉獎,佛朗哥統(tǒng)治時代他居住在阿根廷和意大利,現(xiàn)在他又回到了西班牙。
貝賓o貝略為人和善,難以捉摸,韋斯卡加的阿拉貢人,從來沒及格過的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馬德里自來水公司經(jīng)理的兒子,既非畫家也非詩人,他是我們難舍難分的朋友。對他沒什么太多好說的,不過1936年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他總是在馬德里散布壞消息:“佛朗哥來啦,他就要渡過曼薩娜雷斯河了。”他的兄弟馬諾洛被共和派槍斃了,戰(zhàn)爭快結(jié)束時,他躲進了一個外國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