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水師學堂里的洋教習(1)

大清洋帥漢納根 作者:小鐘


"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居今日而欲整頓海防,舍變法與用人,別無下手之方……"

-直隸總督李鴻章

畿南重鎮(zhèn)此稱雄,

都會居然大國風。

百貨懋遷通薊北,

萬家粒食仰關東。

市聲若沸蝦魚賤,

人影如云巷陌通。

記得銷金鍋子里,

盛衰事勢古今同。

清代學者、詩人崔旭的這首反映近代天津的景物詩,真實地再現了19世紀80年代天津的情景。

1879年11月3日,經過長時間的海上航行,漢納根乘坐的遠洋輪船抵達了天津口岸。年輕的漢納根站在天津碼頭上,眼睛立刻就亂了,這個古老的、陌生的中華帝國曾經離他是那么遙遠,而現在,又是那么的近,近得可以觸摸。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就突然地展現在年輕的漢納根面前。

德璀琳親自到碼頭去接他,他沒想到德璀琳在天津的地位這么高,有親兵護衛(wèi),還有一大堆隨從在旁邊照料。簡單寒暄幾句,他被人擁進了一個寬大的綠顏色的轎子中,他還沒緩過神,4個年輕力壯的轎夫立刻抬起轎子,行走在去德璀琳家的路上了。透過轎子的縫隙,他可以看到天津街上的景色,真切地感覺到中國的氣息。日后,漢納根回憶說:"在這個城市寬闊的街道上,擁有數量眾多的兩三層小洋樓并且?guī)в泻艽蟮幕▓@,讓人看起來就舒服,這樣的景象即使在上海和香港也不多見。"

初次來到中華帝國,漢納根感到興奮,他迫切地想與德璀琳說話,他想問的東西太多了。而他的這一表現同其他初來天津的外國人一樣。

當時的天津,是中國土地上外國人最多的地方。

自從1860年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北京條約》后,天津就成了向外國人開放的通商口岸,這主要是因為天津瀕臨渤海,有九河通衢的便利,又距首都北京最近,外國人辦事很方便。而清王朝為了管理外交等事務,設置了各國事務總理衙門,但掌管這個衙門的官員大都是滿清權貴,對外交事務一竅不通,而且不愿意與外國人打交道,圖省事兒,并減少外國人到北京的機會,就在天津設立了北洋通商大臣的位子,負責管理中國北方的外交事務。因此,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駐地,天津的外交地位和政治地位顯赫,成為了外國人眼里的中國"第二政府"。而當時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在其任內積極推進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引進先進人才,一時間,天津成了洋務運動的中心。

漢納根到天津的頭幾天,是在德璀琳寬大的洋房里度過的,如今,他這位闊別十幾年的叔叔,已經在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幾天里,德璀琳告訴了漢納根他想知道的一切,滿足了他初步的好奇心。

在德國的時候,漢納根對李鴻章并不陌生,那時歐洲大陸的人們都將李鴻章喻為"亞洲的俾斯麥",也流傳著他的不少逸事,漢納根就聽說過李鴻章吃飯的故事。

當漢納根把這個故事講給德璀琳聽時,德璀琳笑壞了,他一邊笑一邊擺手說:"別聽這些,都是胡編亂造的,沒有的事兒。李中堂是很隨和的人。接觸多了你就知道了。不過,我剛到中國的時候,也是出了不少的洋相的。"

"是嗎?有什么?"年輕的漢納根好奇地問。

德璀琳笑著說:"那還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我剛與李中堂認識,我聽人說,李鴻章喜歡吸煙。有一次,我到他的官邸去,就敬了他一支雪茄,卻忘了告訴他怎樣吸,李鴻章接過雪茄,就是點不著。原來他不知道,吸雪茄前,必須將煙頭切去才能點著。我趕緊告訴李鴻章正確的做法,他聽了,沒做聲,表示不吸了,讓隨從拿過他常吸的水煙袋來。李鴻章接過水煙袋咕嚕咕嚕吸起來,吸了一會兒,遞給我,讓我也吸幾口。我不敢推辭,但又不知道怎么吸,也學著用嘴去吸,不想用力過大,吸進一口煙水,苦辣難忍,但拘于禮節(jié),又不好往外吐,只好咽下。李鴻章看了,哈哈大笑,說,我不會吸雪茄,你也不會吸我們的水煙袋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