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稱的電影
導演,一個無權抱怨的角色
一部電影,它真正的作者究竟是誰?我們并不需要馬上知道答案:因為有導演電影,編劇電影,攝影師電影和明星電影。首先,我們可以認為電影的作者是導演。即使導演沒有參與過劇本的創(chuàng)作,沒有指導過演員,沒有選擇過取景角度,那他也是電影的作者:不論是好是壞,電影總是與導演十分相像,所謂片如其人。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們觀看的影片出自一位沒有指導過演員,沒有創(chuàng)作過劇本,也沒有親自取景的某位先生之手。那么,即使劇本精彩跌宕,演員天賦異稟,攝影師技術非凡,這也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更確切地說,這是一部出自蹩腳導演之手的蹩腳電影。
我認為,導演是電影劇組中唯一無權抱怨也無權失望的人。導演只有對自己有透徹的了解才能做出準確的自我評價,才能決定自己是否能忍受這樣或那樣的限制,并且把這些限制轉化為有利條件(電影的有利條件),也才能判斷這種限制是否會影響到電影的最終效果。大家不要忘了,如今健在的最偉大的導演讓·雷諾阿(JeanRenoir)的電影幾乎都是受人委托的電影或者根據(jù)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但他卻成功地使每部電影都展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
影片的利益與導演的利益密不可分,卻可能與其他個體的利益背道而馳。編劇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圖被修改了,某些對白被無情地刪掉了;布景師看到他設計的布景最終只有一小部分出現(xiàn)在作品里;有幾段背景音樂在混合錄音時被抹掉了;某位演員的效果被剪掉了,而他唯一的錯誤就是“突出”了幾句臺詞??傊?,劇組的每位成員都可能有足夠的理由感到失望,或者認為自己的勞動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但電影完成了,這是最重要的,不論是好是壞,總之是完成了。
很多導演已經(jīng)習慣把自己作品的平庸歸咎于制片人的苛刻要求。于是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干導演這一行,好比接受一種鍍金的奴役,由于投資金額的限制和利益主體的差異,導演被棄置于一個藝術在其中無足輕重的領域,與之相反,小說家、畫家和戲劇家卻擁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
就以法國導演為例,我認為羅伯特·布列松(RobertBresson)和讓·雷諾阿是兩個絕佳的反例。我有意選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為了拍攝一部成功的電影,羅伯特·布列松需要絕對的自由:他必須親自選題,獨立創(chuàng)作劇本,欽點演員(今后,他會選擇非職業(yè)演員),他需要有足夠寬裕的時間來完成電影的拍攝和剪輯,而且只需數(shù)量有限的幾位合作者。因此,為了拍攝一部電影,他會耐心地等待一位令他滿意的制片人的出現(xiàn),這位制片人也許是被劇本的主題吸引,也許是對這位曾執(zhí)導過《一位鄉(xiāng)村牧師的日記》(Journald'uncurédecampagne)和《死囚越獄》(Uncondamnéàmorts'estéchappé)的導演的卓越才華十分信任,因而愿意接受他提出的全部條件。
與之相反,讓·雷諾阿工作時不會不考慮身邊人的意見:他熱愛所有與表演相關的行業(yè),對演員和技師懷著深厚的感情;他會采納制片人的建議,非常高興地請來某位明星,讓他扮演最好的角色;他愿意和投資人或明星就電影主題展開討論,集思廣益;他會考慮別人提出的所有要求,遷就所有人;他的每一位合作者都會感到自己的觀點被采納了,而電影最終依然保持純粹的讓·雷諾阿風格:熱情、跳躍、機智,無從模仿。
因此,在我看來,導演所受的限制是虛假的,換句話說,只有缺乏個性,不夠挑剔的導演才會感覺限制的存在。沒有哪位制片人愿意投資一部劣質(zhì)電影,所以總有可能使成形的劇本更加完善……
不過,導演掌握的自由度與電影的預算成反比,這倒不假。拍攝電影時,“時間”太寶貴了--攝影棚的租金,明星的片酬,技師職位的增加--,幾乎沒有試驗的機會,錯誤更加不可原諒。電影就像一列必須不顧一切往前疾駛的火車,因為后面的鐵軌已被炸毀。如遇前方道路阻塞,那就自認倒霉吧!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得開過去。
只有像馬克斯·奧菲爾斯(MaxOphuls)那樣將天賦、才華與機智集于一身的導演才能把《羅拉·蒙泰斯》(LolaMontès)拍得如此獨特,如此美麗,這部詩一般的電影耗資八億,赤字是必然的!
我在這里插幾句題外話:從導演的角度看,我認為,之所以有人會選擇像我這樣初出茅廬的導演,是因為他們期待從我這里看到兩種電影的對比,一種是兩年前,也就是“新浪潮”出現(xiàn)之前的正常的法國電影,另一種是當下的法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