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強迫執(zhí)行說不(3)

會說”不“,才能成為有錢人 作者:盧燕俐


Step2

雖然美莉不必負擔房租費,但父母希望她能改掉愛花錢的習慣,于是規(guī)定美莉,每月固定從薪水中撥出5000元幫忙家用。

Step3

扣掉固定支出,美莉每月只剩下16000元(35000-7000-7000-5 000)。雖然離每月儲蓄一半薪水的目標有點小差距(每月應存17500元),但若真能每月存16000元,也算非常不容易。

Step4

一個月后,美莉收到信用卡賬單,發(fā)現(xiàn)慘了,居然刷了10000元!仔細看了一下賬單,發(fā)現(xiàn)衣服買太多,居然占了六成。原來,上個月百貨公司換季,她貪便宜,忍不住多買兩件。為了立志成為“有錢人”,她和媽媽商量,這多刷的3000元,就從零用錢扣,也就是連續(xù)3個月,零用錢少領1000元,變成6000元。

Step5

在銀行上班的姐姐告訴美莉,不管每月存款能力是10000元,或是15000元,錢不能笨笨地放在銀行,而要活用,想辦法變多。于是,在姐姐的推薦下,美莉用定期定額扣款的方式,買了兩檔穩(wěn)健型海外基金,每月一共扣款10 000元,其余的則放定存。就這樣,每月薪水一下來就直接扣款,她再也沒有多余的錢去享樂。

Step6

一年后,美莉的現(xiàn)金存款約70000元,兩檔海外基金投資報酬率約5%,盡管不多,但她很開心,因為,終于把錢存了下來了!

窮人必換有錢人的腦袋

“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出生在富人家,還是窮人家?”

這個問題拿去問有著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得到的答案很有趣。出身清寒或小康家庭者,大多選“希望成為有錢人的孩子”;而不少有錢人則選“不必太富有,但也不能太寒酸”。

由此可見,一般人還是向往生活在富裕家庭。只是,豪門深似海,有錢煩惱多,作為富豪后代,壓力也大,不如“有點錢,但又不會太有錢”,日子過得輕松自在就好。

如果是我,仍不會放棄窮人家庭,但不同的是,我要立志 “換有錢人的腦袋”。因為與其空有一大筆財富,而缺乏創(chuàng)造財富的思維,再多的資產,終有花光的一天。

我一直認為,身處貧窮家庭,是人生中難得的磨煉,也是最活生生的“理財教材”,因為只有通過貧窮的生活體驗,才能了解金錢的價值,也才懂得量入為出,更珍惜得來不易的一粥一飯,進而激勵向上賺取財富的決心。

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包括:臺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亞洲第一富豪李嘉誠,甚至引爆臺灣八卦風的壹傳媒負責人黎智英等人,都從吃苦中長大。和平凡人不同的是,他們雖出生貧窮,卻都有著一顆“有錢人的腦袋”,無論沉寂多久,總能適時抓住成功的機會,奔向滾滾財富。

這一顆“有錢人的腦袋”,值得所有人復制;而窮人若要迅速翻身,除了重視教育的力量,并拒絕以債養(yǎng)債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務必換個“有錢人的腦袋”。

究竟,有錢人的腦袋和窮人的腦袋有什么不同 說實話, 差異還真大呢!在此,我詳列幾項有錢人創(chuàng)造財富的思維,供大家參考:

1 有錢人找方法,貧窮人找借口

沒有人不愛錢,但為何錢總是流向固定的一群人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最新統(tǒng)計,全球財富差距持續(xù)擴大,六分之一人口瓜分八成財富,最貧窮的兩成人口,消費能力僅占全世界的1%。

新一代的有錢人,即使富可敵國,也不錯過任何投資機會,例如全球財富排名第8、擁有“阿拉伯巴菲特”之稱的阿拉伯親王阿瓦里德(Alwaleed Bin Talal),投資生涯20年大賺200億美元,對賺錢始終保持熱忱,可以在數(shù)日內訪問數(shù)十個國家。不管走到沙漠或荒野,他都自備飛機、電視墻、衛(wèi)星通訊等各種配備,因為想在第一時間和華爾街重要人士通話,以順利進行所有投資決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