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究竟是什么,四季其實是自然透漏給人們的健康"消息"。
《易經》中最早提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太陽到了中午就要逐漸西斜,月亮圓滿后就要逐漸虧缺,天地間的事物,或豐盈或虛弱,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減滋長。因此,古人將人與自然的一切枯榮、聚散、沉浮、升降、興衰、動靜、得失等變化都稱之為"消息"。中醫(yī)術語中,"消息"也指人體的調養(yǎng)。
自然究竟告訴了我們什么呢?春夏之際,陽氣生發(fā)釋放,萬物萌芽生長,生命的能量活躍于外;秋冬之時,萬物蕭索肅殺,生命的能量收藏于內,修養(yǎng)生息。
張仲景告訴我們,其實人體與自然一樣,隨著陽氣的變化,機體內也有兩個閥門來控制,一個是釋放閥門,一個是收藏閥門,釋放閉藏的就是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人們應該依據不同的年齡、季節(jié)、異常變化來控制閥門,一旦釋放與收藏出了故障,疾病便會出現。
人體本身有一個健康預警系統,如果生長與收藏出了偏差,身體就會發(fā)出健康的警示,而平時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有時也是我們體內一些病變的外在信號。如果能敏銳地觀察、解讀這些信號包含的健康"消息",那么就可以防治"未病"。
因此,春夏秋冬之中,生長與收藏的正確調節(jié)很重要,人們應該像自然一樣學會春養(yǎng)生、夏養(yǎng)長、秋養(yǎng)收、冬養(yǎng)藏。
而四季不僅僅體現在一年之際,人體也有四季之分,肝對春,應養(yǎng)"生",心對夏,應養(yǎng)"長",肺對秋,應養(yǎng)"收",腎對冬,應養(yǎng)"藏",脾為季節(jié)交替,應保"化"。
人生也有春夏秋冬,生長壯老,幼時為春,生機勃發(fā),青年為夏,成長成熟,中年為秋,收獲內斂,老年為冬,修藏生息。
每個月份也有春夏秋冬,依據月相變化分為朔弦望晦,女性面臨生理期的寒冬,男性也有月激素的變化。
二十四小時內也有小四季,晨午暮夜,臟腑經絡有著對應的活躍時段,晝夜顛倒就如同夏冬不分,一天的活動休憩應符合陽氣的釋放與收藏。
無論是一生、一年、一月還是一天,無論是五臟還是六腑,只有釋放與收藏協調平衡,才能保證生命的能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