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羽翼未豐,決不妄動

曾國藩官場筆記 作者:神馬


官場上,羽翼未豐滿時,不可四處張揚,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輕舉妄動。過早將自己的底牌亮出去,或在不足以制勝的情況下出手,往往會失敗。

曾國藩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他曾經說過:“一向貪圖美名,必有大污辱之時?!?/p>

在他初建湘軍時,水陸兩軍加起來也只有一萬余人,而太平天國當時卻有百萬之師。曾國藩若是輕舉妄動,無異于以卵擊石。為了保存實力,曾國藩曾經有過四次抗旨。

咸豐三年,曾國藩練兵有萬余人。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愛將江忠源??墒?,江忠源不知深淺,立刻就向朝廷和盤奏出事實,結果惹來咸豐皇帝一連串的征調諭旨。

第一次征調:咸豐三年,太平軍進至蘄、黃一帶,武漢危急,咸豐帝下旨,命曾國藩率炮船增援湖北。

第二次征調:咸豐三年十二月,太平軍進攻廬州,咸豐帝再次下旨,令曾國藩督帶兵勇速赴安徽救援。

第三次征調:咸豐四年二月,太平軍襲破黃州大營,清廷再次催促曾國藩帶兵赴援武漢。

然而,這三次征調都沒有成功,因為曾國藩抗旨不遵!

曾國藩深知太平軍兵多將廣,訓練有素,絕非一般農民起義隊伍可比。若想與之一較高下,沒有一支勁旅是不行的。況且當時曾國藩手上僅有陸上兵馬,并沒有訓練水師,而人所共知的是,太平軍爭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陸上。很顯然,如果沒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善戰(zhàn)的水勇,根本就無法與擁有強大水師的太平軍相抗衡。

所以,曾國藩說:“船炮不齊,決不出征?!痹诮o朋友的信中,曾國藩也說:“劍戟不利不可以斷割,毛羽不豐不可以高飛?!?/p>

這個世界是憑實力來講話的,沒有實力就有發(fā)言權,這是現實世界中一條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因此,想在官場生存的人必須懂得保存和發(fā)展自己的實力,在自己實力不夠時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曾國藩為堅持船炮不齊不出省作戰(zhàn)的原則,甘冒抗旨不遵之罪,由此可見,其為官之審慎,更可見其徐圖自強之心。

為了保存實力,等待良機,曾國藩甚至還擯棄了師友的私人情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師吳文和門生江忠源被太平軍擊敗,見死不救。

當湖北第一次出現危急時,他于咸豐諭旨之先已接到其老師——湖廣總督吳文求援的信函。長期以來,曾國藩與吳文交誼深厚。如今吳文緊急求援,無論出于公理,還是出于私情,曾國藩都不可不救。

但是,曾國藩接到吳文的信函后,并沒有立即出兵赴援。不久,太平軍西征部隊回師西上,吳文接連發(fā)信向曾國藩求援,曾國藩都復函拒絕出兵,并反復說明不能草草輕發(fā)的道理。結果,吳文兵敗自殺。

在曾國藩諸門生中,江忠源辦團練最早,最有實戰(zhàn)經驗,同時也任職最高,最得清政府的信任。曾國藩曾打算練勇萬人概交江忠源指揮,完成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重任,而自己只在后方辦理練兵籌餉等事。

當太平軍進攻廬州時,江忠源危在旦夕,曾國藩并沒有派大軍出征救援,僅派劉長佑率一千新勇由陸路赴援。結果,江忠源也兵敗自殺了。

為了贏得充分的準備時間,為其后的軍事勝利打下基礎,曾國藩堅持不輕易出戰(zhàn)的方針。為了保存實力,他決不輕舉妄動。

他常常告誡諸將說:“寧可好幾個月不開一仗,決不可以開仗而毫無安排、準備和算計。”正因為有此原則,曾國藩才得以保住資本,成就后來的勝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