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節(jié):小王子兒童之家(28)

我親愛的小王子們 作者:(美)康納·葛瑞南


我慢慢地開始喜歡尼泊爾的公車了。它慢吞吞地向前走著,審視著林路上的生活百態(tài)。同加德滿都市中心不同,林路兩側(cè)有很多不規(guī)則的小巷子,巷子里沿街全部都是些超小的店鋪,小到店里除了經(jīng)營的商品,只能站得下店家一個人了。這些小店鋪主要經(jīng)營地毯、塑料桶或者羊毛制品。巷子的那一頭通常會是一個露天廣場,附近的建筑不是印度寺廟,就是佛塔,要么就是其他的巍峨高塔。只有站在廣場上,行人才有機會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只能說是相對新鮮的空氣),保證自己可以站在原地不動三秒鐘以上而不被來往的自行車撞倒。

林路上的風景卻是不同。加德滿都的地形像迷宮一樣錯綜復(fù)雜,給人一種幽閉恐怖感,而林路上的道路倒更像是經(jīng)歷了浩劫之后,一片狼藉的樣子。建筑物一般都修建在距離馬路四十到五十英尺遠的地方,在汽車尾氣的籠罩下茍延殘喘。馬路上分隔交通車輛的黃線感覺更像是一條警示線,小轎車也好,摩托車也好,根本對黃線的存在不加理會,毫不猶豫地沖上超載卡車行駛的車道,迫使迎面開來的車輛只好拐上路肩。泥鋪的路肩本來的作用是主路的延伸,現(xiàn)在卻擠滿了來來往往的行人、牛羊牲畜和賣塑料表帶、賣香蕉的售貨車。一切的一切都被籠罩在浸淫著二氧化碳的漫天塵土中。

馬路邊,人和動物一起埋頭在垃圾堆上迅速翻找著。處于這種經(jīng)濟地位的人通常皮膚黝黑。在尼泊爾,膚色是劃分社會等級的重要一環(huán),淺膚色的尼泊爾人在寫簡歷的時候經(jīng)常會特別加上"膚色"一欄。當然,以"膚"取人是一個全球化問題,可是在尼泊爾,那些在林路邊埋頭翻垃圾的人淪落到如此地步,其原因絕不只是由于他們的膚色。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尼泊爾社會底層的烙印。

林路上的那一幕其實只是這個次大陸上的國度里種姓制度劃分的具體表現(xiàn)。即便在茍達哇力,我也經(jīng)常會感受到這種種姓制度的存在。社會等級較高的婆羅門人通常住在寬敞而建造精良的泥舍里,而其他高級階層的人在談到這點的時候,對婆羅門的特權(quán)卻絲毫不以為意。

當?shù)氐挠⑽膱蠹堃矅栏褡袷剡@一等級劃分。原本登載"周末交友"的版面被他們換上了一個叫做"征婚"的欄目。顧名思義,就是幫助男子(偶爾也有女性)尋找配偶。那上面的男人無一例外,都想尋找一個家庭背景好、黃棕色皮膚、樸實無華的女性做伴侶。而在美國,同類的交友信息就有可能被分成男找女、男找男兩種。可見,在尼泊爾,連征婚廣告也受到種姓制度的制約。

種姓制度中最低級的一個階層叫做賤氏。坐在公共汽車里可以看到,賤氏都居住在污染嚴重的林路兩邊。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場所,例如理發(fā)店、茶館和飯店,對賤氏來說卻是被不成文規(guī)定禁止入內(nèi)的。于是他們在樹上掛一面小鏡子,旁邊擺張木凳。這便成了他們的理發(fā)店。也有人端著類似杯架一樣的東西來回走著兜售奶茶。他們以這種方式游離于社會之外,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生活,世代如此。可我卻對這種不公正的存在感到極為憤怒。我勸慰自己,對不同的文化我們要平等對待;我們要盡量接受一個真實的尼泊爾;也許我們自己的文化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在外人看來,或許更加不可理喻也不可知呢??墒钱斘易诠嚿希刂致芬宦奉嶔は氯?,我卻愈來愈痛恨尼泊爾的種姓制度,直到現(xiàn)在也無法釋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