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希特勒公然宣布廢除《羅加諾公約》,出兵進占萊因非軍事區(qū)。英、法等國的反應依然是軟弱無力的譴責聲明。隨即,希特勒又下令在德、法邊境修筑了"齊格菲防線",為發(fā)動進攻做好準備。
1938年初,為了建立"大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在奧地利制造騷亂,尋找并吞奧地利的借口。3月12日,德國直接向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發(fā)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辭職,許士尼格被迫接受。接任的新總理同意邀請德軍進駐奧地利,德軍隨即占領奧地利全境。13日,宣布德國與奧地利合并。
面對德國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英國、法國、美國表面上仍然發(fā)表了抗議,實際上卻認為德奧合并"勢在必行"。1938年4月初,英、法、美三國政府分別承認了德國并吞奧地利的現實,撤回駐奧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不費一槍一彈,德國便輕易地吞并了一個主權國家,這對希特勒的侵略野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
幾個月之后,希特勒又開始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他一方面謊稱捷克蘇臺德地區(qū)的日耳曼人遭受了"迫害",一面陳兵邊境,要求割讓蘇臺德地區(qū)。正當捷克斯洛伐克急需英、法等西方大國主持正義、伸出援手的時候,英、法等國卻已經決定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換取德國的"諒解"。
危急關頭,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法國總理達拉第的支持下,主動求見希特勒,明確表示"承認蘇臺德地區(qū)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則",請求希特勒在他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協(xié)商之前不要動武。隨后,在英、法的聯手威脅和勸誘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了割地的建議。之后,張伯倫飛赴德國會見希特勒,并提議召開四國首腦會議,討論領土轉交事宜。
1938年9月30日,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首腦在慕尼黑簽訂了《慕尼黑協(xié)議》,規(guī)定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之內割讓蘇臺德地區(qū)以及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qū)給德國。作為當事國,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卻不能與會,只是在會后由英國代表通知他們結果,并且告知"這是無權上訴和不能修改的判決詞。"
希特勒又一次兵不血刃地實現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
《慕尼黑協(xié)議》簽字后,張伯倫帶著他事先擬好的《英德宣言》,單獨會見了希特勒。竭力向希特勒陳述,只有加強英德合作,才能解決歐洲和世界和平問題。為了進一步麻痹英國,希特勒慷慨地在宣言上簽了字。隨后,法國總理達拉第也得到了一份《法德宣言》。
當日,張伯倫躊躇滿志地返回倫敦。一下飛機,就拿出《英德宣言》向歡迎的人群揮舞,興奮地宣布:"從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精彩旁白:"這些陰謀家,在西班牙問題上,在中國問題上,在奧地利和捷克問題上,不但并無絲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縱容侵略,挑撥戰(zhàn)爭,使人為鷸蚌,己為漁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實則是'坐山觀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張伯倫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說所蒙蔽,而不知道他們笑里藏刀的可怕。"
--《毛澤東選集》
6.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在西方國家綏靖政策的滋養(yǎng)下,希特勒一口一個,干凈利索地吃掉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侵略的欲望越發(fā)炙熱,仿佛一只發(fā)瘋的狂犬,血口獠牙,隨時準備撲向下一個目標。
這一點,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只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各打各的算盤。英國、法國手持希特勒簽字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自以為得到了"光榮的和平",一心想要"禍水東引",將德國的侵略矛頭指向蘇聯。美國遠在大洋彼岸,有恃無恐。唯有蘇聯無遮無攔,膽戰(zhàn)心驚地暴露在希特勒的炮口之下。
而此時的蘇聯,剛剛經歷了1936年至1939年的清黨肅反運動,逮捕了500多萬人,槍決了50多萬人。領導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有15人被處決,首屆蘇維埃中央政府的16名成員被處決了12人。斯大林的鐵腕已經牢牢地掌握了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