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下半年,隨著英國軍火訂貨的迅猛增長,英國的外匯和黃金儲備逐漸枯竭。"現款自運"原則出現了問題:英國有船自行運輸,但是已經沒有現金付款。12月8日,邱吉爾發(fā)出"他全部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封信",緊急呼吁羅斯福給予援助。羅斯福立即表示諒解,并在12月17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向美國人民指出:"英國自衛(wèi)的勝利是美國最好的直接防御",應該破除"對美元的迷信",把戰(zhàn)爭物資租借給英國人。
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租借法案》,授權總統把武器和戰(zhàn)略物資出售、轉讓、交換、租借給所有利于美國安全的國家,而不管它們是否有付款的能力。
如此同時,美、英軍方也開始秘密協商兩國軍隊在全球的戰(zhàn)略協作問題。在美英聯合會議上,兩國制定了"ABC-1號"計劃:認為德國是法西斯同盟的基本力量,應該首先予以擊潰;等待歐洲戰(zhàn)事勝利后,再來消滅日本。隨后,美英軍事合作轉入了具體行動。
1941年4月11日,羅斯福下令美國大西洋艦隊的巡邏區(qū)域擴展到從格陵蘭至亞述爾的整個大西洋西半部。美國軍艦和飛機發(fā)現德國潛艇和巡洋艦后,將向英國通報德國艦艇的位置。因此,英國船只可以避免與敵艦遭遇,而擁有足夠護衛(wèi)兵力時,則可以追擊和消滅敵艦。德國此時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進攻蘇聯,不想與美國開戰(zhàn)。希特勒于4月15日指令德國海軍避免與美國船只發(fā)生武裝沖突。
到5月底,美國艦艇開始為英國運輸船隊全程護航。6月,英國艦艇獲準參加美國運輸隊。7月,美國在冰島建立了海軍基地。就這樣,美英合作逐步加緊。美國雖然還沒有參戰(zhàn),但是,已經從中立國變成了英國的實際盟友,并且開始愿意支持所有抵抗德、意、日侵略的反法西斯國家。
精彩旁白:對于《租借法案》,美國議員揚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工業(yè)實力加上英國的人力,不費美國一兵一卒,就能防止英國被消滅",而一旦打垮了侵略集團,"就該輪到美國充當首領,為人們指引道路了。"
美國教授貝利也分析說:政府提出《租借法案》"完全不是因為英國值得我們去援助,而是出于純粹利己主義的動機。英國可以用我們的武器戰(zhàn)斗到最后一個士兵,而與此同時,我們依然保持中立和繁榮。"
--(蘇)杰列維揚科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史》
21.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
常言說欲壑難填,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更是永無止境。早在西歐戰(zhàn)事還沒有結束之前,這位戰(zhàn)爭狂人就揚言"同布爾什維克主義一決雌雄","必須把俄國從歐洲地圖上劃掉"。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命令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著手準備對俄戰(zhàn)爭。
希特勒已經被西歐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幻想繼續(xù)利用閃電戰(zhàn)的威力在兩三個月內消滅蘇聯。同時,他也荒謬地誤解了蘇聯的國情,認為"勝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入侵必然會使俄國發(fā)生政治混亂這種前途上","我們只要在門上踢一腳,這個腐朽的結構就會倒塌下來"。
12月5日,德軍參謀部制定了進攻蘇聯的作戰(zhàn)計劃,代號"巴巴羅莎"。12月18日,希特勒批準了"巴巴羅莎"計劃,要求對蘇聯實施突然襲擊,用閃電戰(zhàn)擊潰蘇聯,在6周到2個月之內結束戰(zhàn)爭,最遲不得超過1941年圣誕節(jié)。為了迫使蘇聯一舉就范,希特勒還指示德軍對蘇聯老百姓"絕不心慈手軟",凡有反抗者均應槍決。對蘇聯紅軍中的政治委員和共產黨員高級官員一經俘獲,立即槍斃。
1941年6月17日,希特勒最后下令,6月22日執(zhí)行"巴巴羅莎"計劃。
山雨欲來風滿樓。對于希特勒的入侵計劃,蘇聯政府及其領導人也不是毫無知情,完全沒有準備。實際上,正因為看到了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的危險性,蘇聯政府才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并且先后入侵波蘭和芬蘭等東歐國家,構筑了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蘇聯"東方防線"。在國內,蘇聯也大力加強國防建設,國防預算不斷增加,一邊加速軍隊的裝備現代化,一邊大力擴充軍隊。1940年蘇軍新組建了9個機械師,1941年又新組建成了20個機械化師。到德軍入侵前夕,蘇聯軍隊已經達到500萬人的規(guī)模。在西部國境線上,蘇聯部署了170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