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不速之客(1)

出手 作者:陳建波


(一)

陳倉城那場大劫,近十年之后才漸漸恢復了元氣。店鋪買賣、行商過客一如舊時般興旺,只是城北那處斬殺黨軍降卒的萬人坑周圍依舊一片蕭涼。清明時節(jié),有親屬葬身此處的本地人,帶著燒酒和紙錢,在這里焚燒祭奠,哀聲陣陣。白晝的空氣里,隨風飄溢著濃重的灰燼氣息,勾動起滿城居民內(nèi)心深處對于那些攻伐虐殺場面不堪回首的記憶。

夕陽落山,天色黯淡下去,這里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鬼蜮,尋常人不敢貿(mào)然接近。

晚十點左右,萬人坑東側(cè)一座孤墳前,卻有人趁著天黑悄然前來拜祭。兩支羊油大燭、一捧銀箔精心疊就的元寶、兩側(cè)佩槍侍立的護衛(wèi),顯示出這位夜祭者的特殊身份。此人年約六旬,一襲長衫,外罩貂皮外套,兩只護耳猶未摘下,大概是提防這夜晚的寒涼。

他拱手欠身作揖,嘴里喃喃道:“江山易主,天下劇變,又是一番新氣象。黨兄洗清罪孽,早日投胎,說不定還趕得上這趟熱鬧呢?!?/p>

他這邊正自焚化紙物,一團幽幽的火光在蒼茫夜空里閃耀。此刻夜深人靜,避開嫌疑本是他的初衷,但是隨后不久,一道雪亮的手電光柱從遠處照射過來,在他的身體上駐留片刻,徹底了結(jié)了他的如意算盤。

有個聲音笑吟吟地說:“孫老先生,深更半夜燒紙,鬼是收不到的。像黨拐子這種死有余辜的惡鬼,這時候怕是還在閻王爺?shù)氖藢拥鬲z下面呢,沒有福分來享用你的祭物?!?/p>

夜祭者聞聲愣怔了一下,抬手掩住光亮,仔細朝來人瞧瞧,也是一聲笑,說:“王縣長,您不會也是來祭拜的吧?”

那出聲之人走近來,身后跟了五六個警察,沿著這墳塋繞了一圈,搖搖頭說:“有意思,前清進士夜祭民國敗將,又被我這個留過洋的縣長碰上,日后,也是陳倉的一段佳話了。”

夜祭者淡淡地說:“莫非,縣長大人是要歸罪孫某了?”

那王縣長冷笑,圍著他踱了幾步,說:“清明祭掃上墳,不犯民國法律,在下無權過問,只不過心里好奇,借問一句,陳倉城內(nèi)外近年來傳言,黨拐子臨死前,把他盜掘的奇珍異寶都托付給你了,眼下的情形,似乎驗證了這個傳言?!?/p>

孫老先生撣了撣身上的灰屑,說:“宋哲元入城后,掘地三尺,搜出了黨玉昆數(shù)百箱藏寶,全部運送到天津租界里寄存,鄙人家中也沒能幸免。王縣長不會是想效仿故例,也來寒舍搜搜?”

王縣長嘆了口氣,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黨拐子就是個例子。孫老先生自己保重,世上垂涎財富的人多得是,未必是我。”

兩人一席舌戰(zhàn),墳前火光緩緩熄滅。孫老先生的隨從點起燈籠,就此和王縣長一行分道揚鑣,越過荒僻地帶,然后穿街過巷回到宅邸。這夜來祭奠、略表心意之舉,遭逢了意外,孫老先生十分不快,他洗了臉,捧起手爐走進書房,坐在書案前蹙眉沉思起來。

孫老先生本名孫嘯伯,前清光緒年間進士,少年得志,算是陳倉城中扳指頭上數(shù)的人物。尤其是書道一途,早年在京師就嶄露頭角,民國后,他返回陜西,久住西安,與各方才俊切磋,以篆籀一體獨擅勝場。他不僅僅身負書名,更了不得的是判觀時局精準,民國14年,劉鎮(zhèn)華率鎮(zhèn)嵩軍圍困西安,他提前十天出城返鄉(xiāng)。宋哲元等部圍攻陳倉,他同樣是故伎重施,攜帶細軟家私去了西安。有坊間傳言,他此行還負有黨玉昆囑托的特殊使命,以寶器賄賂馮玉祥,請求撤兵。但此舉未果,黨玉昆終于兵敗身死。倒是孫嘯伯落得個平平安安,繼續(xù)在地方上以縉紳名流的身份廝混,尋常人等不敢正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