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 于玲
不但小學生,就連成人也常問起動物的壽命有多長的問題。家畜、家禽的壽命比較容易解答,有關野生動物壽命的資料卻很不完全,有些數字還需要科學的考證。因此,不論是專家還是動物愛好者,收集有關動物壽命的資料,無疑具有很高科學價值?,F將我們獲得的一些有關動物壽命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短促和永恒
對于生物學家來說,一滴水就好像一部驚險影片那樣引人入勝。當你把眼睛緊貼在顯微鏡上,就會看到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在水中游動。這些小動物,是一些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它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動物。
據研究,原生動物在地球上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十億多年以前。今天,原生動物仍然十分昌盛,在地球上到處都能找到它們。這類動物是靠分裂繁殖來延續(xù)種族的。生物學家估計,一個原生動物的壽命只有7至8個小時,它每天平均分裂3次,不到一個星期,就可以生出三萬多個子子孫孫。7年以后,一個原生動物繁殖的后代,其體積要比地球大1萬倍!這的確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但是,由于食物資源的限制,它的繁衍能力受到強有力的控制。
自古以來,一切生物都要死亡,都要留下自己的尸體。原生動物是用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子體”,這是一種特殊的傳宗接代方式。它們的壽命只是在兩次分裂的時間之中,因為它們一天分裂3次,所以每一代的壽命則是8個小時。當然,一個個體變成兩個,對母體的生命來說是結束了,卻沒有留下尸體,子體接替了母體的生命。因此,對原生動物每一代的個體來說,其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就其不留尸體這一點來看,它的生命又是永恒的,是永遠不死的動物。
從“朝生暮死”談起
一提起昆蟲壽命的長短,人們自然而然地會首先想到蜉蝣。中國古書上說,蜉蝣“朝生暮死”,國外的書上也曾有蜉蝣“只有一天壽命”的記載。
難道蜉蝣真的只有一天的壽命嗎?
原來,蜉蝣的一生分做卵、幼蟲和成蟲3個階段?!俺核馈笔侵杆某上x,而它的幼蟲卻要在水里生活一兩年甚至三年,然后才能變成成蟲飛出水面。這樣算來,蜉蝣一生的壽命并不太短。
飛翔的蜻蜓,能活一到兩個月。要是加上它的幼蟲在水中發(fā)育的時期,那么它的壽命則是1~5年。
蜜蜂是辛勤的勞動者,蜂群中3種成員的壽命不一樣。工蜂在蜜源豐富的季節(jié)只能活30多天,即使在越冬期也只能活3~6個月;雄蜂一般能活6~7個月。然而,蜂王竟能活5~6年。
蟬是昆蟲世界中有名的“歌手”,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它在昆蟲中是壽命最長的。蟬的生育能力很強,雌蟬將產卵器伸入樹皮內產卵,每只可產300~400個。蟬卵在樹皮里當年不孵化,要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夏天才能孵化出幼蟲來。幼蟲鉆出樹皮,掉在地上,找松土鉆進去,開始過漫長的地下生活。蟬的幼蟲在土壤里要生活很久,一般要兩三年,長的則五六年。令人驚奇的是,北美有一種黑蟬,它的幼蟲要經過17年漫長的地下生活,才破土來到地面上,脫去外衣--蟬蛻,開始一生中最忙碌也是最后的短短幾周的生活。
魚能活多少年
魚類的壽命記載不多。有些關于魚類長壽的故事,大多說得神乎其神。例如18世紀出版的博物史料中,記載了100~150歲的鯉魚,200歲以上的狗魚。科學家認為,這些說法都是經不住考證的傳說。
那么,魚到底能活多少年呢?
不同的魚情況是不同的。鯉魚最長的壽命為25年,鰻魚可以活50年,鯽魚的壽命在10年以上,人們所喜愛的金魚可以活到30年。據現有資料證明,魚類中的長壽者應是歐洲貓魚,這種魚在英國的湖泊里有的竟活了60年。
當然,魚類中也有短命者,彈涂魚壽命不到一年;我國江湖中生活的一種銀魚也只能活一年。
那么,科學家是怎樣推知魚的年齡呢?
原來,這是根據魚的鱗片上的環(huán)紋--“年輪”來確定的。大多數魚在生命的第一年,全身就長滿了鱗片,而且鱗片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長大。一年四季魚的生長速度不同,通常春夏季生長快,秋季生長慢,冬季則停止生長。鱗片也是這樣,春夏季生長的部分較寬闊,結構疏松;秋季生成的部分較狹窄,結構致密,兩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年輪”。年輪多的魚年齡大,反之年齡就小。
知道魚的年齡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測出魚群的年齡組成,做到捕大留小,適時捕撈,以達到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產資源的目的。
名副其實的“老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