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憂愁沒有地位,只憂愁以什么本領(lǐng)來任職。不要憂愁沒有人知道自己,要追求足以使人了解自己的本領(lǐng)。
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喜愛某人,厭惡某人?!?/p>
【人生智慧】一個人的好惡恰恰反映出了這個人的是非標準及道德原則。
孔子說,仁者愛人,因為有仁德之心,所以喜愛的是同類的人;也因此而愛憎分明,明辨是非,所以厭惡不仁德的人。在第十三篇《子路篇》中,子貢曾經(jīng)向孔子請教說:“鄉(xiāng)里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么樣呢?”孔子回答說:“還不行?!弊迂曈謫枺骸班l(xiāng)里的人都討厭他,怎么樣呢?”孔子說:“還不好;不如鄉(xiāng)里的好人都喜歡他,壞人都討厭他?!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在第十五篇《衛(wèi)靈公篇》中,孔子又說:“大家都討厭他,一定要去考察他;大家都喜歡他,一定要去考察?!笔欠遣环值摹昂煤孟壬?、“和事佬”,或是只為私心,“有奶便是娘”者,都不能稱得上是有仁德的人??磥恚炜匆粋€人的好惡正是評判這個人的好方法。
孔子說:“如果能立定志向?qū)嵭腥实拢倹]有壞處。”
【人生智慧】富貴功名恐怕沒有幾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不想要,如果像孔子所說的那樣,立定志向?qū)嵭腥实?,就有了一種思想力量的支持,從而就能夠按照正確的規(guī)則得到富貴功名,而不會走歪門邪道。所以說,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是一個人獲得富貴功名的真正保障。
孔子說:“財富與權(quán)貴,這是人們想要得到的;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不能接受啊。貧困與卑賤,這是人們所厭惡的;不用正當?shù)耐緩綊伒羲?,不該擺脫。君子拋開了仁德,怎么去成就聲名呢?君子不會在吃完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再倉促也要與仁德同在,就是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p>
【人生智慧】如今,我們常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道”,就是指做事合乎道德規(guī)范或者法律法規(guī),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德”。即使面對激烈的競爭,也不會行爾虞我詐之道。仁德就是君子的本質(zhì),所以君子須臾離不開“仁德”二字。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沒有人能超過他;厭惡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東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誰能在某一天用他的力量做仁德的事呢?我沒有見過力量不夠的人。大概有這樣的人,我不曾見到過?!?/p>
【人生智慧】在這一章中,孔子一方面指出好仁者和惡不仁者是非分明,潔身自好;另一方面也指出,如果你想行仁德,或者如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遵紀守法,就不可能力量不夠,也就是說“為仁由己”。這一觀點,無疑給那些稱自己所做的不仁之事是因迫不得已的人一個有力的打擊。因為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根植于他的思想當中,行為是由思想指導的,誠心做仁德的事情,就幾乎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了。
孔子說:“人們的過錯,各自適應(yīng)自己的類型。考察某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了?!?/p>
【人生智慧】在這一章中,孔子又向我們提供了一種識人辨人的方法: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認識這個人。就犯錯誤這一點而言,每個人都難于避免,然而錯誤的性質(zhì)、原因卻千差萬別,需要我們仔細地觀察與分析,找出犯錯誤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犯錯誤者的品質(zhì),這就是所謂的“觀過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