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雍也篇第六(5)

論語的智慧 作者:丹明子


樊遲問什么是智慧??鬃诱f:“教化人民走向義,敬重祖先鬼神卻不接近他們,可以說是智慧的了?!?/p>

又問什么是仁德??鬃诱f:“仁德的人先破難關,然后才收獲,可以說是仁德了。”

【人生智慧】仁與智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標準。孔子認為能夠教導人民懂得正義、擁有道德的人就是智慧的;敬禮鬼神但卻加以疏遠,不至于陷入神秘主義中去,也是智慧的。這說明智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務實,也就是說,領導人民的行為要達到合情合理。二是遠離虛而不實的東西,也就是說,對于不了解的東西不去接近它。

就仁德而言,孔子認為先攻破難關然后才能有收獲,就是仁德了。這正是我們常說的“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艱苦奮斗、踏踏實實地實踐仁義道德,然后才會有所收獲。

孔子說:“智慧的人快樂于水,仁德的人快樂于山。智慧的人好動,仁德的人好靜。智慧的人樂觀,仁德的人長壽。”

【人生智慧】在這一章中,孔子以山水來形容仁者和智者,既十分生動又很深刻。每個人性情有所不同,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性格外向,卻大都反應敏捷、思想活躍,如同水一般;仁德的人堅定不移、安詳和樂,如同山一般。因而從審美的角度來說,智慧的人快樂于水,仁德的人快樂于山。

孔子說:“齊國一有改革,便趕上了魯國;魯國一有改革,便合于大道了。”

【人生智慧】齊國是姜太公呂尚的后代,而呂尚以智慧著名;魯國是周公旦的后代,而周公是以仁德著名。齊國一變革就接近魯國的水平,也就是由智慧進入到仁德。魯國一變革,就會達到大道的境界,也就是由仁德進入到自然。從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雖然推崇智慧,但是更強調(diào)仁德,因為仁德才是立身處世的根本。

孔子說:“觚杯不像觚杯,這是觚杯嗎!這是觚杯嗎!”

【人生智慧】觚是一種裝酒的容器,本來為上圓下方的形狀,寓意天圓地方,而且容量也只有二三升的樣子??鬃铀姷孽男螤罡淖兞?,容量也增加了。觚杯名不副實,并且使人沉湎于飲酒之中,所以孔子發(fā)出了如此的感慨。

宰我問道:“有仁德的人,即使告訴他說,‘井里掉下一位有仁德的人。’他是不是會跟著下去呢?”孔子說:“怎么能夠這樣做呢?君子可以走過去,卻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騙他,卻不可以愚弄他?!?/p>

【人生智慧】在這一章中,宰我提出了一個刁鉆古怪的問題,意思是說,仁與智是有區(qū)別的,老師你整天要我們追求仁德,難道那仁德在井里面,你也要我們跟著跳下去嗎?孔子對于宰我的提問采取了反話正聽的態(tài)度,說明君子可以殺身成仁,為真理而犧牲,但絕不輕易上當受騙;君子雖然是仁厚的,但還是明白事理的,因此是不會受到愚弄的,并非仁德的人就沒有智慧了。仁與智雖然有時不能統(tǒng)一在一個人的身上,但并非是對立或矛盾的。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用禮節(jié)來約束,也就可以不至于離經(jīng)叛道了?!?/p>

【人生智慧】孔子認為,君子要有淵博的知識,這樣才能通達事理,然而如果有很多知識卻沒有道德原則來約束的話,就容易偏離正道。這其實就是一種既重智育,又重德育的理念。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時常聽到,某某IT精英以所掌握的計算機技術為自己竊取利益或是報私仇;也有人常常議論某某人學歷增高了,道德水準卻下降了;更有人因熟悉法律法規(guī)而輕車熟路地鉆起法律的空子……看來這樣的人真應當好好學一學孔圣人的教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