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虛極靜篤(1)

道德經(jīng)的覺悟 作者:丹明子


至虛極,守靜篤。

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

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

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至虛極, 進(jìn)入虛無守靜的極端之境,

守靜篤。 安守沉靜達(dá)到厚重切實。

萬物并作, 萬物普遍自由生長發(fā)展,

吾以觀其復(fù)。 我從而觀察它們的往復(fù)循環(huán)。

夫物蕓蕓, 天下萬物品類變化蕓蕓總總,

各復(fù)歸其根。 各自最終都要返還到它們的本原。

歸根曰靜, 返回本原叫作“靜”。

靜曰復(fù)命。 靜就叫作回到生命的回歸。

復(fù)命曰常, 回歸生命的起點就叫作“?!保ㄒ?guī)律),

知常曰明, 能識知“常”就是聰慧賢明,

不知常, 不能知“常”,

妄作兇。 而輕舉妄動就會有兇險。

知常容, 知“?!辈拍馨荨?/p>

容乃公, 有包容心才能公正豁達(dá),

公乃全, 公正豁達(dá)才能成為王者,

全乃天, 王者就是順天理與天通,

天乃道, 順應(yīng)天理的就符合“道”,

道乃久, 符合“道”就能長久,

沒身不殆。 終身不會遇到危險。

人生覺悟

我們從上一章中了解到一個了解大道的人,應(yīng)該是一種什么形象和境界。那是一種虛無的,如山谷一樣的境界;如大海般壯闊的形象。只要我們能使自己的心境達(dá)到這樣一種虛無寂寥的寬廣,堅守著清凈無爭的心態(tài),我們的人生就不會遭受到危險和失敗,因為我們是與大道相通的,是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苓_(dá)到這種境界,如何才能符合自然規(guī)律呢?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摒棄我們的欲望,回歸生命的本原。

我們平時都會看到蜜蜂忙忙碌碌地采蜜,螞蟻忙著收集食物,其實我們?nèi)祟惐人鼈兠Φ枚?它們的忙碌只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它們只是為了生存而已,但我們?nèi)祟惖拿β稻筒皇悄敲春唵蔚牧?。我們不僅為了生存,還為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生活去忙,因為我們希望生存得更好,也因此使我們看上去就像旋轉(zhuǎn)不停的陀螺,而不斷抽打陀螺旋轉(zhuǎn)的動力,就是我們的欲望。

我們剛出生時是極其單純的,只有饑餓的感覺,只知道吃東西,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其他更多的奢求。但是隨著我們不斷成長,我們不斷了解世界,使我們有了這樣或那樣的需求和希望,而這些需求和希望達(dá)到一定程度時,就變成了自身無法控制的欲望了,而且使我們上癮到欲罷不能的程度。就是因為欲望這個東西,我們的雙眼被遮蔽了,只看到了萬物興盛的艷麗情景;也是因為欲望這個東西,使我們的心靈蒙上了塵垢,無法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欲望讓我們忘記了出生時的單純;欲望讓我們忘記了葉落歸根的真實;欲望讓我們忘記了自然規(guī)律的真意;欲望讓我們湮沒在繁華錦繡的喧嘩中,而無法得到平靜。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入靜呢?是否真的可以達(dá)到沉靜無為、順其自然的境界呢?我想是可以的,只要我們能讓欲望離開我們的本性,只要我們能率性而為,我們就可以做到。

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弊屛覀儊砜匆粋€故事。

在一片樹林環(huán)抱的寧靜湖水邊居住著一對老夫婦,他們以打漁為生,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一年秋天,一群天鵝出現(xiàn)在湖中,它們是從遙遠(yuǎn)的北方飛來,要到南方去過冬,途經(jīng)這片湖水休息一下。寂寞的老夫婦發(fā)現(xiàn)這群意外的客人后十分高興,他們很想表達(dá)自己的喜悅之情,于是拿出喂雞、喂鵝的飼料來喂天鵝,老頭兒還特意為天鵝打了不少小魚。漸漸地,天鵝與老夫婦熟悉了,它們再也不像初到湖邊時那樣膽怯了,而是大搖大擺地來吃食,甚至在老夫婦的院子里溜達(dá)。冬天漸近,天鵝們貪戀豐富而得之甚易的食物,居然一點繼續(xù)南下的意思也沒有。冬天真的來了,氣溫下降,湖面漸漸結(jié)冰了,天鵝們無法取暖,幾乎要凍死了。老夫婦這才慌了神,急忙為天鵝搭建取暖棚??墒且吧奶禊Z哪里能夠習(xí)慣圈養(yǎng)的生活,很快它們就凍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