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買過什么樣的玩具
“讓玩具陪伴孩子度過童年是很可悲的。”你是否認同教育家的這種觀點?如果不認同,那么什么樣的玩具才是有價值的玩具?德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卡爾·威特,在他的影響三個世紀的兒童教育經(jīng)典《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提到:“讓玩具陪伴孩子度過童年是很可悲的。很多人不懂得在孩子幼兒時期利用那短暫的寶貴時光去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而一味地讓孩子處在無所事事之中,讓那些玩偶虛耗他們的美好時光,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種無形的摧殘,是一種犯罪。”您是否認同他的觀點?以下是我的育兒經(jīng)歷與感受。
玩具對促進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提高兒童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是很有幫助的。相信只要您是父母,就都會或多或少給自己的孩子買過玩具。我的一位朋友,將自己孩子的“缺胳膊少腿”的玩具賣給收廢品的都賣了幾百塊錢??上攵@位朋友僅在買玩具上就沒少給自己的孩子花錢。
我也沒有少給孩子買玩具?!八馈钡?、“活”的玩具,會動的、會跑的、會叫的玩具,能畫的、能壘的、能遙控的、能編程序的玩具,應有盡有,幾年下來,孩子的房間都可以開個玩具店了。玩具柜已經(jīng)容不下這么多玩具了,只好將兒子不常玩的和殘缺不全的玩具一股腦兒裝進用來裝電視機的大紙箱里。過一段時間,兒子又像撿破爛兒的小老頭兒,在紙箱里翻騰出一些久違的玩具來,玩得不亦樂乎。
在嬰幼兒時期,兒子玩得時間最長、最感興趣的玩具大約有兩個:一個是畫板,一個是積木。
畫板,就是可用任何硬物在上面涂畫,用一根拉桿一拉可擦干凈的那種。孩子都具有畫畫的天性。從孩子一兩歲開始,我就給他買這種畫板,一開始他只是畫些圓圈圈,或是亂如麻的線條,后來,開始畫些似是而非的云朵、太陽、人物。至三歲多時,他能用彩筆畫出他心中想象的東西了。畫板也由原來的小畫板,到后來的大畫板,讀小學時的他早已不用這種畫板了,可畫卻越畫越漂亮。從兒童畫到色彩畫、素描、國畫,他都能用手中的筆來描繪出他的想法。有時我驚嘆于孩子的想象力,它已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不寄希望于他未來能成為畫家,但我堅信這對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益的。
積木,是一種比較容易買到的“活”玩具?,F(xiàn)在有塑料拔插式的,也有傳統(tǒng)木條式的。之所以說它“活”,是因為它能“變”,可以用它來建高樓、砌長城、修城堡、搭橋、建塔、造汽車。我兒子很小就喜歡擺弄積木,玩起來仿佛將自己置身于某個情境中,常常玩得飯都不吃。有想象才會有夢想,有夢想才會有實踐。積木,就是一種極好的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想象空間的玩具。
孩子在長到四五歲時,男孩、女孩對玩具的喜好會產(chǎn)生明顯的分化。女孩子比較喜歡柔軟的毛絨絨的布娃娃、寵物之類的玩具。她們會把自己扮演成“媽媽”,幫布娃娃穿衣、化妝。當布娃娃“病了”時,孩子又會把自己扮演成“醫(yī)生”,給布娃娃打針吃藥。男孩子卻會對打斗類的,如玩具槍、玩具刀劍感興趣,尤其對電動類的,如電動車、遙控飛機等產(chǎn)生濃厚興趣。我兒子六歲時能對照說明書,將一部較為復雜的電動小車安裝好,并能讓它跑起來。很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是這樣培養(yǎng)起來的。在孩子再大一些時,他已對世界各國的手持槍械如數(shù)家珍了。
什么樣的玩具對孩子是有價值的呢?
我國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在《家庭教育》一書中這樣寫道:“玩物不是給小孩子看的,乃是要給他玩的;若是玩物不是可玩的,那這個東西就不是玩物;若玩物可以激起小孩子的動作,那這個玩物就有價值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玩物的作用,不僅要博得小孩子的歡心,也要使他發(fā)生許多動作,豐富他的經(jīng)驗,發(fā)展他的個性?!?/p>
總而言之,“能激發(fā)思想、啟迪知識、強健身體、培養(yǎng)美感”的玩具就是有價值的玩具。
教育建議
1.為孩子買玩具,如女士為自己挑衣服,也要多轉幾家,需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不可濫買,不可不買,要買得值。
2.給孩子多些“活”玩具,少些“死”玩具。畫板與積木,都是“活”玩具,對孩子想象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幫助。強烈建議年輕的父母,不妨讓孩子擁有這樣的玩具。
3.小玩具,大視野。玩具不僅僅在于玩,還可讓孩子學會6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珍惜、節(jié)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