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離不開父母雙親,管理也需要嚴慈并施

觀念定成?。簺Q定你成敗與命運的16堂課 作者:張守富


——“嚴父慈母”缺一不可

中國人常把母親稱為“家慈”,是說母親就是慈祥、善良的化身;把父親稱為“家嚴”,是用以形容父親的嚴厲或嚴格。父母之愛是世間最偉大、最高尚、最無私的愛,而這種愛又有“嚴”有“慈”,缺一不可。作為一個領導者,處理好與下級的關系,就要善待下級,愛護、關懷、培養(yǎng)下級,這種對待下級的“愛”也需要“嚴、慈”并施,缺一不可。

所謂“嚴”,就是在管理上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能馬馬虎虎;對原則問題、大局觀念、是非對錯要旗幟鮮明,絲毫不能讓步;要嚴格紀律,確保令行禁止,不能遷就錯誤;在安排工作、交代任務時,不僅要敢于放手讓下屬去做,還要明確要求、規(guī)定時間,并檢查完成的情況。所謂“慈”,就是牢固樹立群眾觀念,主動熱情地關心愛護下級,給他們工作上以幫助體察,生活上以關懷照顧,真正做到解其所困、幫其所需,盡量做到深入細致、關懷備至。不少事實證明,如果僅有“嚴父”之心、缺乏“慈母”之意,就容易讓下級敬而遠之,久而久之則會脫離群眾,滋長官僚作風;反之,則會造成管理失控,溺愛有加,不利于成就事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比爾· 蓋茨治理公司如不以嚴厲著稱,就很難成為今天的企業(yè)巨頭;被人稱為嚴厲得近乎“野蠻”的著名教練馬俊仁,可能不是中國田徑界最好的教練,但他絕對是一個成功的教練,這成功就來自于他的“嚴格”。

在具體工作中,怎樣做到對下級既“嚴”又“慈”呢?

首先,要堅持公正、信任、平等三條原則。公正原則:領導者的職責說到底是一個平衡關系的問題,既然是平衡而不是失衡,就要在處理問題,特別是涉及若干個下級的利益問題、評價問題時,要努力做到出以公心,一碗水端平,不親不疏,不偏不倚。信任原則:對領導者來說,信任和授權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盡管上下級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距離和心理距離,但通過對下屬的充分信任和授權,就可以大大縮小這種距離;每個人都有成就感,有被重視和肯定的心理需要,一個好領導,必須善于通過信任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平等原則:人常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一個領導對待他的下屬也要堅持人人平等,避免位高言重、人微言輕的現(xiàn)象,特別是對那些少言寡語、埋頭苦干的人更要一視同仁;領導者要了解、掌握下級的思想,就要給每個人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人格平等更是領導者需要注意的問題。

其次,要講究方式方法。盡管每一個領導者都會有不同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共性的東西,不妨長久地保持下去。在多年的管理實踐中,領導者體會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時刻想到下屬的優(yōu)點和長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人如此,領導者應將心比心,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下屬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當領導者面對一個下級或與別人談到一個下級時,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他的長處,而不是他的什么缺點,甚至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缺點。樂于肯定別人、贊賞部屬的優(yōu)點,恰恰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美德。這種美德可以使眾多的下級心情舒暢、樂有所為,而領導者不僅不會失去什么,反而自己也會擁有一份愉快的心境。

二要考慮下級的自尊。每一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下級更是如此。對下級的意見、所做的工作,包括所辦的事情,如果覺得不大妥當,都應該給予恰當?shù)姆磻?。但是,當一名下級所說的話、所辦的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愿時,不要粗暴無禮地指責、咒罵,特別是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雷霆震怒。如果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和地位而不顧下級的尊嚴,就會引起下級的反感和怨恨,這也是不自重的表現(xiàn)。

三要善于區(qū)別不同類型的下屬,給予相應的關心。下級中年齡、性格、要求都各不相同,領導者應該細心地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求,真心誠意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如果領導者對自己的下級很關心,而且確實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哪怕僅僅是一句生日問候、婚禮祝福,一次出差歸來的關愛、住院期間的探望,也會激起他們的感激之情、努力之志、向心之力。這是領導者的寶貴收獲,而不是分外的閑事。

善待下級的領導,也一定會得到下級的尊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