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風水輪流轉(2)

拍手笑沙鷗 作者:王躍文


寫到百姓過年禮數,簡直令人神往。書中《家庭賀拜》記載:“官員及庶民均于元旦穿著整肅,禮拜天地。庶民亦禮拜天地,系古來之傳統(tǒng),據傳為感謝天地之恩。然后,參拜家祠中神主及父母。”新年有試毫、吃素、春酒之俗,頗具浪漫情調。試毫就是新年第一次拿筆寫字:“元旦試毫,以紅紙書寫吉祥詞句?!逼矶\新年好運氣。吃素則藏敬畏之意,“元旦吃素食者較多,是因一年之初必須小心謹慎之故?!贝笫橙澬龋厝淮髣託C,古人是有畏懼的。吃春酒的禮儀很古雅,“初三前后,開始請吃春酒或新年禧酒,各家互設酒宴邀請親朋好友。酒宴、菜肴因身份貴賤而有很大差別,并無固定制式菜譜。于酒宴前一天遞送請?zhí)?。在親戚同輩間用單帖?!迸f時請?zhí)秩蛦翁葱枵郫B的請?zhí)?,多見六折制式,用紅紙制作,寫有賀詞及送帖者姓名;單帖即不需折疊的單張紅紙請?zhí)?,寫上吉祥祝福及送帖者姓名。不論全帖、單帖,都得置放于封筒內遞送。通常官家往來用全帖,民間往來用單帖。如此慎重邀請賓客,今天只在日本尚存流風余韻。日本人正式請人喝茶,需先擬好欲請賓客名單,再把名單送賓客中最尊者過目酌定,還有很多細瑣周到的禮節(jié),叫人頓生虔敬平和之心。

書中記載春節(jié)燈夜盛況:“正月十三稱為上燈,十五稱為元霄,十八為落燈,此六天稱為燈夜。”這里記載的是當時江浙風俗,跟今天湘西風俗略有不同。我溆浦老家是正月初三夜開始舞龍燈,稱之為出燈;十三夜舞龍燈完結,稱之為收燈。收燈之夜,需到河邊焚燒龍燈,有龍歸潭淵之意。此書記載兩百年前,“燈夜期間,在市中空地搭臺做戲,并于城中大道大戶家富家居住之處,以竹竿在兩側房屋之間搭起燈棚,遮以布幔,并用麻繩吊點各式各樣彩燈。此外,街上有年輕人舞弄龍燈、馬燈、獅子燈等……上述多種行燈之中,亦有舞向知音、大戶者,此時該戶將提供酒肴并贈與銀兩。各衙門平時禁止庶民隨便出入,但在十五日上元之夜則因觀賞燈籠放任出入,此謂之放夜,熱鬧非常。”我現(xiàn)在居住的地方有幾年曾是燈會場地,元宵那天老早就開始交通管制。我沒有下樓看過燈會,倒是新聞聯(lián)播會閃幾下這里的鏡頭,說某地人民自發(fā)地舉辦了盛大燈會,市民們賞彩燈,猜燈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記得小時候在鄉(xiāng)下,兒童玩什么也是分時令的,如同農人依著季候種莊稼。大抵是春天放風箏,夏天捉蟬,秋天打陀螺,冬天踩高蹺。這幾樣多是男孩子玩的,女孩子只是跳繩和踢毽子,并無季節(jié)之分。也有女孩子想跟著男孩玩的,男孩卻不樂意,生氣了,就大喊:“粘米飯啊糯米飯,伢兒不和女兒亂!”弊鄉(xiāng)稱“玩”為“亂”,可謂深得玩的精髓。無從考證“亂”是否就是“玩”的方言讀音,但“玩”到忘我之境真是去除樊籬。亂在我家鄉(xiāng)話中還有率性行事之意,“亂”到極致便說“亂搞亂有理”。這是閑話。

此書記載,江浙人正月到三月,兒童以放紙鳶、放風箏、踢毽子為戲。彼時江浙人叫毽子為見踢,雞毛為羽翎,銅錢為底座。書中插有《見踢風箏》之圖,一小孩把風箏放得高高的,兩個小孩抬頭觀看。一婦人抱著幼子,同另一婦人說話。見踢冷落一旁,并沒有人踢。一角有假山跟盆景,高低曲折的欄桿。單看這方閑適天地,可見當時江浙之富庶。出自百姓親口描述,想必不會有粉飾之嫌。

我最喜歡的舊節(jié),應是中秋和重陽。若又依舊俗,則更有雅趣。書中寫道:“八月十五日相傳為月宮誕日,各家于露臺設桌,以斗香、月餅及西瓜、梨子、柿等圓形鮮果之類上供。聚齊全家之人,設酒宴共賞明月?!薄耙嘤醒埮笥训热伺e行酒宴者,稱之為看月會。”古人還據中秋晴雨推測來年元旦天氣,不知是否可信:“據傳八月十五日夜如降雨,則次年正月元日為晴天。八月十五日若為晴天,則次年元旦將下雨。又有‘云掩中秋夜,雨打上元燈’之諺語?!焙芏嗝耖g諺語都是準的,只是一時講不清道理。古人依循天時過活,冷不防就勘破天機。重陽節(jié)就更適合讀書人過了,“九月九日為重陽,約會朋友等人攜酒食登山,作詩,弄絲竹,終日游玩,是謂之登高。在有菊花的地方,尚有東籬遺風進行賞菊者?!苯裉斓闹仃柟?jié)差不多叫人給忘記了,定此日為老人節(jié)似乎更能叫年輕人漠然這個節(jié)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