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節(jié):長江三峽的世紀豐碑(5)

強國之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興國的30個歷史關鍵 作者:洪向華


10時45分,滿面紅光的李鵬總理面對話筒:“現在我宣布,三峽工程開工——!”

剎時,會場鼓樂震天,人聲鼎沸;山坡上黃煙彌漫,21響禮炮連續(xù)轟鳴;“公主”號客輪與峽江停泊或過往的輪船一齊鳴笛;一串串五彩的氣球騰空而起;一群群放飛的鴿子回旋在工地上空……幾萬建設大軍從此正式開始了世界矚目的工程建設。

(二)長江截流

至1996年年底,縱向圍堰混凝土澆筑已完成總量的88%,達到120萬立方米。至此,三峽工程右岸一期工程勝利在望……

經國務院三峽建委批準,1997年11月8日,實施大江截流合龍。江澤民總書記、李鵬總理親臨三峽工地截流施工現場視察。李鵬發(fā)布截流合龍令,并最后宣布合龍成功。江澤民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大江截流的偉大勝利。

大江截流的成功,標志著三峽工程第一階段的預期建設目標圓滿實現,開始轉入第二階段的工程建設。

從1998年開始,三峽工程轉入二期工程建設階段。

(三)三峽通航

1998年5月21日,三峽工程臨時船閘通航;8月27日,二期圍堰防滲工程全部告捷;9月12日,二期基坑積水抽干,萬古江底首見天日;壩段河床基坑土石方開挖當年基本結束。1998年7至9月,三峽壩區(qū)連續(xù)出現8次流量大于5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二期圍堰工程經受嚴重考驗。

1999年,施工進入混凝土澆筑高峰期,連續(xù)三年混凝土年澆筑量突破四百萬立方米,屢創(chuàng)世界記錄。從國外引進的大型塔(頂)帶機及其供料線、胎帶機、纜機、拌和樓等現代化設備在混凝土澆筑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中國三峽總公司成立了質量總監(jiān)辦和安全總監(jiān)辦,聘請中外權威專家擔任專業(yè)質量總監(jiān)和安全總監(jiān)。

從2000年開始,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伴隨混凝土澆筑和灌漿工程相繼展開,2001年進入安裝高峰?!?/p>

2002年1月,三峽二期工程的樞紐工程、輸變電工程、移民工程三個驗收大綱通過審查。隨后,三峽二期工程蓄水前庫底清理工作全面啟動。2002年5月,上游基坑破堰進水;7月下游基坑破堰進水。三峽大壩從此擔負起永久擋水的使命。

2002年10月26日,隨著最后一倉混凝土澆筑到位,全長1580米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澆筑到設計的185米高程。二十天以后,三峽工程勝利實現了導流明渠截流。

2003年5月29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批準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組的驗收意見,同意樞紐工程按期下閘蓄水,船閘進行試通航,首批機組發(fā)電。

2003年6月1日,三峽工程如期下閘蓄水,6月10日水庫蓄水到135米。2003年6月16日,雙線五級船閘成功試通航。2003年7月10日,首臺機組并網發(fā)電,到11月22日,首批6臺機組相繼投產發(fā)電。這標志著三峽工程二期三大目標順利實現。

從2004年開始的第三期工程,也在緊張的進行中一步一步地接近既定的目標。到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大壩最后一倉混凝土澆筑完畢,這標志著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中國已在長江三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壩。

2007年6月11日,右岸22號機組投產發(fā)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第一臺發(fā)電的機組。這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三期工程開始發(fā)揮效益。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號機組投產發(fā)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最后一臺發(fā)電的機組。至此,三峽水電站2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fā)電。

2009年,除批準緩建的升船機以外,三峽工程全面完成了初步設計的建設任務,通過了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驗收,三峽樞紐具備了正常防洪運用條件,三峽工程轉入以運行為主的階段,并全面發(fā)揮防洪、發(fā)電、航運、補水等綜合效益。今年,三峽工程竣工驗收的準備工作正在繼續(xù)展開。

三、解讀

三峽工程作為功在當代、澤被子孫的千秋偉業(yè),經過幾十年的論證和十幾年的艱苦建設,已經初步實現了蓄水、通航和發(fā)電的建設目標,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夢想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變成了現實。三峽工程是中國人民改造自然、戰(zhàn)勝自然的一座世紀豐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