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淄博六中百年校慶。為了慶賀母校百年誕辰,李振聲不但積極聯(lián)絡北京校友捐資鑄造了百年世紀鐘,為母校題寫校名,還特意捐出4000元以表達對母校的一份心意。2006年,有人冒充淄博六中校友向他聯(lián)系捐款,老先生捐出1000元,但沒有按照對方指定的地址郵寄,而是寄到了學校,顯示了他樂于助人和做事精細認真的精神。
讓風馬牛不相及的麥草開創(chuàng)中國遠緣雜交育種的先河
1951年,李振聲從山東農(nóng)學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工作,這對當時的他而言有些出乎意料。"當時科學院在北京的人不多,只有200多人。院部領導就請著名學者給青年人做報告,我便有機會聆聽了一些報告。"給李振聲印象最深刻的是,華羅庚、錢三強和艾思奇所做的報告。"華羅庚先生講的是怎樣學習,概括起來有四句話: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別人起床時,我已學習4個小時了;我研究數(shù)學是從小學教科書的數(shù)學一、二、三、四、五、六冊開始的;要學會讀書,要能將一本厚書讀薄。錢三強先生講的是怎樣做研究,他說:做研究必須注意基本訓練,我跟居里夫人做研究工作時,第一個課題花了四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做研究的基本訓練,包括怎樣收集資料,怎樣選題,怎樣進行試驗設計,怎樣做調(diào)查,怎樣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怎樣撰寫論文,等等;而當我做第二個題目時,難度比第一個課題還大,但一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所以,他說,認真完成基本訓練后就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艾思奇先生講的是唯物論和辯證法,使我認識到:對科學研究來說,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哲學原理是,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的認識,如果能正確反映客觀規(guī)律,那就是正確的認識,否則就是錯誤。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同時,事物又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人的認識要跟上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提高,才不至落后。幾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
當時,遺傳選種實驗館有遺傳組、生理組和栽培組三個課題組,李振聲被分工到栽培組,師從土壤學家馮兆林從事種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分工負責牧草種質(zhì)資源的收集、種植與生物學特性的觀察研究。幾年中,他對800多種牧草進行了較深入的觀察與研究。
1956年,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李振聲放棄北京優(yōu)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背起行李,從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奔赴西部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鎮(zhèn)---陜西楊凌,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nóng)業(yè)生物研究所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從此,李振聲開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這一年,我國經(jīng)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小麥條銹病大流行。小麥條銹病是小麥生產(chǎn)上典型的氣流傳播大區(qū)域流行性病害,具有發(fā)生區(qū)域廣、流行頻率高、危害損失重的特點。剛剛開始侵入的時候肉眼是看不見的,到了后期以后病菌癥狀顯示出來,在小麥葉片上會發(fā)現(xiàn)一行一行的粉狀的東西,晃眼一看像生銹一樣,遠處一看小麥葉片是一片黃的,"黃銹一樣,孢子粉上,孢子堆是一行一行,一條一條的,我們叫條銹,即條銹病"。一旦發(fā)生疫情將在大面積范圍內(nèi)流行,會造成小麥的嚴重損失,減產(chǎn)30%到50%,甚至絕收。為此,小麥條銹病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害有"小麥癌癥"之稱,嚴重威脅著小麥的生產(chǎn)。
當時只有25歲的李振聲憂心忡忡。他決定從事小麥改良研究,為農(nóng)民培育出優(yōu)良抗病的小麥。"引起小麥條銹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變異的速度快,育種的速度慢,即8年才能育成一個小麥新品種,而據(jù)25個國家統(tǒng)計條銹病平均5.5年就能產(chǎn)生一個新的生理小種,成為當時一個世界性難題。"
"農(nóng)民種了幾千年的小麥,但小麥還是這么體弱多病,可是野草沒人管,卻生長得很好。"對草有研究的李振聲想,能不能通過小麥與天然牧草的雜交來培育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