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的能量,財富的秘密
一個乞丐在路邊乞討。一位富人下車,走到他的跟前,給他三張100元的鈔票,說:“我最初就是用300元錢做小買賣起家的。我現(xiàn)在給你同樣多的錢,你自己想辦法謀生,隨便干點什么吧,總比繼續(xù)在這里要飯強?!?/p>
乞丐見那富人要給他錢,連忙滿臉堆笑地說:“好!我聽你的?!?/p>
這之后的幾天,乞丐都沒有再出現(xiàn)。富人覺得很欣慰,以為這錢給對了。
誰知道,過了幾天,那個乞丐又回來了。原來,他這幾天都在花富人給他的300塊錢,花完了就又回來了。
乞丐看到富人的車開過,又開心地伸出乞討的手。很顯然,富人不會再理會這個乞丐了。
世上的財產永遠不會絕對平均,有富就有窮。一時的窮苦沒什么大不了。但是,哀莫大于心死,窮莫大于心窮。如果你連心態(tài)也徹底淪為了一個窮人,那沒有人愿意拯救你,更沒有人愿意尊重你。
相比這些注定了一輩子窮的人,另一些人卻讓人敬佩。他們原本也很窮,但卻依靠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打拼,白手起家,最后能夠成為富人。為什么相同的處境結果卻那么懸殊呢?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心態(tài)的差別。
窮人,通常都窮在心態(tài)上。
他們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怎樣才能賺到錢。他們總是覺得自己一輩子就是這樣了,不會再有什么改變。與之相對應的,窮人的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于多賺。
富人先富起來的,正是他的心態(tài)。
富人在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的。他們有著強烈的拼搏意識,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富起來。他們的口號是,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
我們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故事,來認識窮人和富人在心態(tài)上的差異吧。
比如,窮人和富人同時開餐館。假設兩家餐館的收益率相當,都是100%。兩個人一開始的本金也一樣,都是投入了兩萬。所以,第一年兩個人都凈賺了兩萬。接下來,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就開始顯現(xiàn)出來了。
窮人會滿足于豐衣足食的小日子,會精打細算如何來花費這兩萬塊錢。這是因為窮人的心態(tài)是,衣食住行是他的首要需求。
而富人,會把這兩萬塊錢繼續(xù)投入到餐館中,擴大規(guī)模,讓自己賺更多的錢。這符合富人的心態(tài),錢就是用來生錢的。
于是,第二年,窮人還是賺了兩萬。加上之前省出來的一萬,窮人現(xiàn)在一共有三萬。富人在第二年賺到的錢是四萬,因為他把之前的四萬都投入到利生利的過程中去了。
接下來窮人和富人又會怎么選呢?
窮人會覺得,我留一萬塊錢就夠花,那我再存一萬到銀行,把剩下的一萬投到餐館里吧。這里窮人的心態(tài)是,先保證資金的安全,再謹慎地小規(guī)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