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節(jié):客氏:這個"夫人"不尋常(6)

大明悲歌:血染天啟王朝 作者:木梓


馮貴人因為勸諫熹宗,得罪了魏忠賢,客氏誣告她誹謗朝廷重臣,又矯旨賜死。成妃李氏替被客氏迫害的妃子向熹宗求情,客氏也將她關(guān)進冷宮,斷絕飲食。成妃聰明,早有防備,事先在宮墻夾縫中藏了食物,才得以幸免,最終還是被客氏打發(fā)到熹宗看不見的地方充任宮女,所謂"長春被黜復(fù)何論,摒擋誰能拾淚痕。無賴昨宵猶夢幸,深憐不死是君恩。"

還有胡貴人,乘熹宗離宮祭祀之機,客氏伙同魏忠賢將她暗殺,事后向熹宗謊報胡貴人暴病而死。一筆筆血債,一條條人命,客氏視殺人害命為兒戲,對某人稍看不順眼,便操起屠刀,真可謂賊膽包天。

最駭人聽聞的是,對待萬民之母的皇后,客氏和魏忠賢也膽敢誣陷迫害。

天啟元年二月三日,即位不久的熹宗大婚,納祥符縣張國紀(jì)女為中宮,并在四月正式冊立,即后來的懿安皇后。張氏名嫣,小字寶珠,十五歲入宮,體態(tài)頎秀,相貌豐整。隨熹宗看戲時,倘若有葷俗唱白,總是臉兒一沉,抬身就走,熹宗也不計較。她討厭濃妝艷抹,化妝非常簡淡,儀表十分端莊。就是在盛暑時節(jié),皇后在宮中也是衣裝嚴(yán)整,即使不佩芳澤,不施粉黛,也總是楚楚動人。

入宮之后,她十分厭惡客氏。一次,召客氏于宮中,欲繩之以法。此事使客氏和魏忠賢非常害怕,總想借機報復(fù)。于是,魏忠賢指使手下散布謠言,說皇后張嫣是盜犯孫二的女兒,而不是張國紀(jì)的女兒。孫二因為犯有死刑,就將女兒托付給生員張國紀(jì)。張國紀(jì)將這段隱情不據(jù)實反映,犯有欺君之罪。順天府丞劉志選據(jù)此彈劾張后的父親張國紀(jì),御史梁夢環(huán)也乘機興風(fēng)作浪。幸好,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似乎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婦之情,不致于因完全沒有證據(jù)的流言而懲辦張皇后,相反是果斷地下旨譴責(zé)劉志選,從而使閹黨不敢妄動。

從張皇后那邊看,魏忠賢就像是秦代的趙高,是一個陰險的閹宦。有一次,熹宗去見皇后,見桌上一本書,便問:"什么書呢?"張皇后說:"《趙高傳》。"明代內(nèi)宮后妃,所必讀之書是明太祖命儒臣編定的《女誡》,其要義是禁止后宮干政,《趙高傳》之類的史書并不是宮中后妃所必讀或應(yīng)當(dāng)讀的。張后此舉,自然大有深義,即想以趙高來譬喻魏忠賢,并以此提醒熹宗。熹宗當(dāng)時的反映是"嘿然",不吭聲。熹宗應(yīng)該是意識到魏忠賢、客氏與張皇后的對立,他不愿懲辦魏忠賢和客氏,當(dāng)然也不希望他們傷害張皇后。

但是,客魏得知此事后,大怒。第二天,熹宗在便殿搜出幾個人帶著兵刃。此事自然非同小可,熹宗本人也大驚失色,命令將這幾個人交給東廠審訊。于是,客魏便借機誣告張國紀(jì),說張國紀(jì)想弒君,然后立信王朱由檢為皇帝。這一陰謀一旦得逞,則張國紀(jì)、張皇后、信王朱由檢將無一幸免,而客魏也一舉除掉了所有對手。

當(dāng)魏忠賢把這件事和他的親信王體乾商議的時候,王體乾提醒魏忠賢說:"主上凡事憒憒,獨于夫婦、兄弟間不薄,一不慎,吾輩無遺類矣。"魏忠賢聽后,心中暗驚,于是將那幾個人處死,殺人滅口,匆匆化解了此事。

后來,張皇后在信王朱由檢即位一事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熹宗臨死前不久,對張皇后說,客氏告訴我說后宮有二人懷孕了,以后生男就立為皇帝。張皇后表示反對,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早立信王。信王想推辭,皇后自屏風(fēng)后走出,說:"皇叔義不容辭,且事情緊急,恐怕發(fā)生變故。"信王才愿意繼承皇位。

熹宗對于張皇后,始終愛惜。他臨死之時,將張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檢,命曰:"中宮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諫,獲益頗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憐憫,善事中宮。"此后,思宗對張皇后確實非常敬重。有一次,思宗的皇后周氏對思宗說周延儒人品如何不行,思宗心中不滿后宮議論朝政,問周氏怎么知道,周氏以張皇后對,思宗遂無言。

不過,在遍布客魏爪牙的后宮中,張皇后還是遭到了暗算。天啟三年,張皇后有孕。魏忠賢和客氏密令宮女在為皇后捻腰的時候下重手。一個年方十八歲的皇后,哪里明白這些道理。宮女們按客氏的吩咐,"捶之過猛,竟損元子",皇后流產(chǎn)了(胎兒已成男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