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三十年
●1980年 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對新時期北京市的建
設作出了指示
●1985年 北京1949年后最大規(guī)模馬拉松賽舉行
●1986年 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在成都成立
●1998年 中國宣布不再允許任何形式的傳銷經(jīng)營活動,至
此,從1990年中美合資雅芳有限公司將傳銷引入開始,傳銷的路在中國走了9年之后走到了盡頭
●1995年 國務院原副總理康世恩逝世
北京萬人馬拉松賽
一個業(yè)余選手的馬拉松夢
他盼望以他的長跑成績來獲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為記者的鏡頭和文字可以幫他做到這一點。
第一年他在北京春季環(huán)城賽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見前十名的照片都掛在了長安街的新聞櫥窗里,于是有了信心。
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聞櫥窗里只掛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沒灰心。
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櫥窗里掛前六名的照片,他有點怨自己。
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櫥窗里卻只掛了第一名的照片。
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幾乎絕望了,櫥窗里只有一幅環(huán)城賽群眾場面的照片。
那些年,他常和作家史鐵生一起在園子里待到天黑,開懷痛罵,罵完沉默著回家,分手時再互相叮囑: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寫的這個人就是1985年萬人馬拉松25公里組冠軍李燕琨。
領獎時為業(yè)余運動員請命
1985年4月21日,留在李燕琨記憶中的首都北京,晴空萬里,陽光明晃晃的,沒有沙塵暴,沒有灰蒙蒙的感覺。
已經(jīng)36歲的李燕琨,當天成為萬人馬拉松25公里組的冠軍,不過當時他的身份是北京第一機床廠工人。
“您知道嗎?中國業(yè)余運動員是不能參加田徑比賽的?!笔掷镂罩劚钛噻蛎媲暗念C獎老者發(fā)問。
“這不可能!”老者的回答斬釘截鐵。
“您還是對中國田徑運動競賽不了解,在北京這就是現(xiàn)實。”李燕琨知曉對方的身份,不過他繼續(xù)說:“比如我,作為業(yè)余運動員,成績已經(jīng)達標,但不能參加全國比賽,因為我沒有注冊,不是職業(yè)運動員?!?/p>
老者一時語塞,臉色并不好看。
站在老者旁邊的官員,也受到李燕琨類似質詢,官員回答說:“等過幾天,我到你的屋里去聊聊?!崩险呙欣顗羧A,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而旁邊的官員是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陳昊蘇。
“我不是為我自己,而是對于一種體育的比賽形式的呼吁?,F(xiàn)在也是這樣,有些專業(yè)隊的運動員,成績都沒有我當時好,照樣可以參加比賽,業(yè)余的就不行?!被貞浧甬敃r情景,李燕琨現(xiàn)在仍忿忿不平。
賽后李燕琨一直在等著副市長到他屋里聊天,但始終沒等到。
“紅五月”北京迎來萬人賽
1984年,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向北京市提議以奧林匹克的名義舉辦一屆長跑比賽,但前提是面向北京市業(yè)余長跑愛好者。
當時,北京市長跑運動并不少見。1956年開始舉辦的春季環(huán)城賽已經(jīng)邁進第29個年頭,該賽事1989年改為春季長跑賽,從1995年開始又被改為北京國際長跑節(jié),賽事主要面向業(yè)余選手。
另外,從1981年開始舉辦的北京國際馬拉松也已舉辦4屆。不過,它主要面向專業(yè)選手。
之所以還要舉辦這樣一項賽事,《中國體育報》記者郭博文指出與“紅五月”的傳統(tǒng)不無關系。
“當時,快五一了,迎接‘紅五月’,大家都喜歡制造一些轟動效應。所有的活動幾乎都被冠以萬人什么什么,例如萬人歌詠比賽等?!惫┪幕貞洠e辦這個賽事,當時是為推動全民運動,現(xiàn)在叫“全民健身”,那時還沒有這個詞。
孩子次日生日支撐他一路領先
比賽那天早上,李燕琨照例起得很早,吃得比平時少,這是他逢比賽日的習慣。穿著上一屆獲得的一雙日本跑鞋,他上路了。
8點整,槍聲響起。男子25公里組選手李燕琨率先沖出工體北門。3分鐘后,參加男子5公里的選手出發(fā);6分鐘后,女子5公里的選手開始比賽;8點13分,男子10公里出發(fā)。
每當路過立交橋時,放眼望去,四周全是黑壓壓的人群。參賽者于全林注意到,有些小青年騎著自行車,在前面給他們帶路,不時為他們打氣。
“路人向我打招呼,我就舉手示意。跑到后來,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崩钛噻軕涯町斈辏骸艾F(xiàn)在體驗不到這種狀態(tài)了?!被蛟S是開始發(fā)力過猛,跑到西直門時,李燕琨漸覺體力不支,他心里暗暗責備自己:“為什么一開始跑這么快?”不過,李燕琨腳下的節(jié)奏并不亂,他用“跑第一才叫李燕琨,跑第二就叫失敗”這樣的話給自己打氣。
路邊有很多年輕的父母抱著孩子,這成為李燕琨的另一個精神支柱。
“我也想著自己的孩子,第二天是他4歲生日,心里美?!崩钛噻f。
到后半程時,李燕琨追上男子10公里組最后的隊員,參加的老選手開始站到路邊為他鼓掌。最后,他沖進工人體育場,跪倒在跑道盡頭:李燕琨終于獲得第一。
被“文化大革命”斬斷的中長跑之路
1966年,體育教師張滿友發(fā)現(xiàn),上初三的李燕琨有良好的體質,主動提出幫他進行中長跑訓練。1個月后李燕琨在東城區(qū)中學生運動會中拿到長跑第一名。通過訓練達到田徑二級運動員水平的他很快受到了專業(yè)教練的關注。
正當他順利通過北京體育學院預科班入學考試時,一場席卷全國的運動襲來,預科班宣布解散,他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
訓練荒廢了,生活也被破壞殆盡。
1968年,由于父親是國民黨軍人,李燕琨被打成“歷史反革命”,被東城分局關了1年,隨后被送往北苑“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一學就是3年。
1972年7月,結束“學習”回到街道,李燕琨聽說北京春季環(huán)城賽恢復的消息,心中十分激動,重新開始了中斷六年的業(yè)余訓練。當時的訓練方法很簡單: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繞北京城跑兩萬多米,回到家吃過早飯,開始自己蹬三輪的工作。
“那時他總來這園子里跑,我用手表為他計時。他每跑一圈向我招下手,我就記下一個時間。每次他要環(huán)繞這園子跑二十圈,大約兩萬米。”史鐵生在文章中這樣描述李燕琨的訓練。
1974年開始,環(huán)城賽跑的報名表上開始出現(xiàn)李燕琨的名字。但“文化大革命”那段歷史仍然受人指摘。
1975年,有人以“文化大革命”那段經(jīng)歷為理由阻止李燕琨參賽,原東城區(qū)體委主任李維田據(jù)理力爭:“李燕琨算不算群眾?是群眾為什么不能參加比賽?”對方無言以對。那年,李燕琨跑出第四名。
1978年,李燕琨榮獲第十五屆環(huán)城賽跑冠軍時,他仍然是一個失業(y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