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2004年6月的時候,用Google搜索這家公司的只有500人,在同年9月8日卻達到 20 000人。 而在這2個月中,他們自己估計有30萬人通過博客認識了這家公司!
2. 在 2004 年,“暴風谷”酒園的銷售量為5萬箱,而到了2005年統(tǒng)計的時候達到了10 萬箱,而且這個數(shù)據(jù)還在上升。在南非葡萄酒市場上,他們的酒占據(jù)了19%的市場份額(5歐元以上的葡萄酒)。
英國開源市場營銷咨詢公司的杰尼?摩爾、詹姆斯?切克夫和“暴風谷”酒園的老板詹森?柯曼做了一檔采訪節(jié)目,我在這里引用詹森斯部分采訪語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詹森采用葡萄酒博客營銷絕非“趕時髦”。詹森強調:“博客繞開傳統(tǒng)的市場調查和設計程序,與客戶建立對話,讓客戶參與到品牌建設和品牌推廣中。博客真的很棒,就像你一直在做焦點小組市場調查……我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我們想聽到人們會說什么……我們想知道應如何改進。博客的巨大價值之一就是你可以問一些市場問題并且可以立刻得到回饋。當你聽到了市場中的所有看法,你就會真正明白你要往哪走。要讓自己的產品具有影響力,除了產品不錯之外,還要有些有趣的東西可以說。博客能幫你做到這些……巨大的機會……而且非常經濟。你很難想到另外一種更經濟的市場營銷辦法。近來有很多報道我們的,但他們關注的都是給博客送免費樣品,這對我們想做的事是個誤解。這就好像你到酒吧給別人買杯飲料。你這么做不只是給他們買杯免費飲料,而是開始一次對話。我們做的就是用我們的產品作為我們與人們開始對話的一種辦法。這就是現(xiàn)在市場營銷要做的:與人們對話。”
詹森指出,他們要讓自己的企業(yè)博客成為一個釀造和銷售葡萄酒的窗口。在他們的博客網站里談論經營酒園的酸甜苦辣、釀酒筆記以及對葡萄酒世界的自我認識。詹森說葡萄酒營銷必須改變,即便他們不這么做,別人也會這么做。他們會鼓勵人們發(fā)表看法,讓他們影響自己葡萄酒的風格和釀造的方法,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的確,詹森這么做的結果只有一個:消費者才是他們葡萄酒的首席釀酒師。詹森最后總結說:“博客讓我們變得不再封閉。它讓我們每天都變得豐富多彩,而且它最終將改變我們經營的方式以及我們對市場的看法?!?/p>
迄今為止,世界上有記錄的率先利用博客進行營銷的酒廠就是南非的“暴風谷”酒園,這個小小的酒廠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當今網絡界最紅最火的博客來營銷其葡萄酒,為葡萄酒營銷提供了新的途徑。而我們的目光不能僅僅停留在“暴風谷”酒廠這一策略所帶來的影響力和飛速增長的銷量,而應該看到這個策略的內在含義:這些博客不是為那些品酒專家寫的,恰恰相反的是,這些博客是向那些業(yè)余人士揭開葡萄酒的神奇面紗,讓他們進入真正的葡萄酒世界。寫博客的一個目的,就是讓那些對葡萄酒還知之不多的普通人談論他們是如何開始了解這一產品的,它是一個引子,一個誘惑,一個讓廣大潛在消費者感興趣的話題。
綜觀世界葡萄酒市場,葡萄酒業(yè)正不遺余力地“讓人們對葡萄酒失去興趣”。比如,商品架上那么多種葡萄酒以至于讓消費者困惑;那么多復雜的專業(yè)術語;那么多講究的選酒程序足以讓一個潛在消費者感到膽怯。而在博客世界里,講究的是一種平等的對話,是一種消費者和企業(yè)自我融入、平等交流的對話模式,采用這樣的模式更能讓葡萄酒貼近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相反,如果企業(yè)忽視或者沒有足夠重視博客的力量,那結果又會怎樣呢?
一個忽視博客力量而讓自己受傷的企業(yè)是DIEBOLD,該公司主要生產ATM機器。在美國總統(tǒng)2000年大選后,它決定進軍自動投票機市場,并于2002年收購了專門生產自動投票機的GES公司。不過,事實證明,DIEBOLD的收購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許多計算機專家和投票機構在網上告訴公眾GES機器存在嚴重的問題,從而造成許多州明文規(guī)定禁止使用GES的自動投票機。一家互聯(lián)網咨詢機構在調查后發(fā)現(xiàn),早在DIEBOLD決定收購GES之前,就已經有博客在網上公布了GES機器的質量問題。但是,DIEBOLD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GES公司的財務報表上,而不是博客上的言論。否則的話,它完全有可能避免這一場錯誤的收購。
2006年2月,《經濟學家》雜志刊登了題為“如何應對博客”的文章。文章指出,自從安然、世通丑聞之后,企業(yè)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批評,例如企業(yè)的財務問題,高管人員和普通人員的收入差距,企業(yè)對環(huán)境的破壞等等。這使得企業(yè)應更加重視溝通—— 尤其是與外界的溝通。不過,傳統(tǒng)方式的媒體溝通已經不能適應如今的需要,網絡的應用—— 例如討論組和博客—— 讓企業(yè)不得不更多地關注這個既虛擬又現(xiàn)實的“市場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