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布胡同:文脈相承的最古老社區(qū)
從北京站往北,進入朝陽門南小街,遇到的頭一個橫胡同就是總布胡同。這個小十字路口以東,稱“東總布胡同”,西邊,則叫“西總布胡同”,“東總布胡同”以北還有一條南北向的“北總布胡同”。(圖1.東總布胡同街景)
其實,“布”是一個訛字,本來應(yīng)該是“鋪”:總鋪胡同。
既是“鋪”,那么,說明這一帶的胡同是非常古老的,因為“鋪”是元大都所創(chuàng)最基層的居民社區(qū)和行政管理單位,后來為明代所沿用。當時的行政體制是:整個元大都,分為中、東、西、南、北“五城”,“五城”之下分為三十四“坊”,再往下是“牌”,“牌”下是“鋪”。明代沿襲此制,北京共有七百二十“鋪”。所謂“總鋪”,該是一個較大的鋪或是附近各鋪的集中管理部門。
整個北京五城,是由坊、牌、鋪編織成一個近乎完美的行政管理網(wǎng)絡(luò)。這種制度從元代一直延續(xù)到明代,只是各“坊”的管轄范圍有所調(diào)整。清代內(nèi)城以八旗為劃分所轄區(qū)域,這一套以“鋪”為基層的行政設(shè)置走向弛廢,我們至今還能看到的這種行政遺跡只能從一些胡同的名稱上得知了。
東總布胡同曾有全國最大的貢院
由總鋪胡同改稱的總布胡同,特別是東總布胡同,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圖2東總布胡同馬寅初故居)胡同南側(cè),是明清兩代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入京舉子進行科考的地方——貢院(亦稱“舉場”),一百年前,全國所有“進京趕考”的讀書人都要在這兒過關(guān)。(圖3貢院平面圖)以前,貢院南邊有一條叫作“鯉魚胡同”的巷子,只有7個門牌,在古觀象臺西側(cè),后來拆掉了,而當初在科舉時代,所有的舉子在赴考那一天,都愿打這條胡同進入貢院,“鯉魚跳龍門”,取的是個吉利。
貢院的存在,催生了附近幾個與讀書人有關(guān)的地名,譬如鯉魚胡同就是由“老人胡同”改成的,舊時曾有著名筆店的筆管胡同、賣文士頭巾的方巾巷,最有趣的是驢蹄子胡同,那是緣于有些考生是騎驢途經(jīng)此巷,踩得一街蹄痕,故得此名。
可惜,整個貢院在1900年被八國聯(lián)軍焚毀。現(xiàn)在,這里是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所在地。
這里還是北京第一條柏油馬路的誕生地。1913年,家住東總布胡同、時任財政總長的周自齊,捐資修建了東總布胡同馬路。此前,北京所有胡同俱為土路,只有極少數(shù)石板路,“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街泥”是對老京街巷最形象的概括。那么,第一次走在柏油馬路的感覺該是何其清爽?
總布胡同并不算很長,但有許多在20世紀產(chǎn)生過不同影響的人物曾經(jīng)住在或工作在這條街上的院子里。這個名單所展現(xiàn)出來相當驚人,他們是:
王首道、孔祥熙、龍云、史良、史迪威、李濟深、李濁塵、李德全、張學(xué)良、張瀾、陸定一、錢昌照、馬寅初、陳岱孫、瞿秋白、徐悲鴻、費正清、梁思成、林徽音、金岳霖以及胡傳揆等西醫(yī)“四大名醫(yī)”。
1949年,一群新人來到東總布胡同,他們與住在周圍的老百姓不同,他們有較高的文化,有個性活躍的頭腦,他們集中在53號、60號和南側(cè)頂銀胡同15號。這些人,茅盾、劉白羽、沙汀、艾蕪、張?zhí)煲?、張光年、趙樹理、嚴文井、郭小川、陳白塵、蕭乾、文潔若、戈寶權(quán)、白朗、羅輝,等等,組成全國文聯(lián)和全國作協(xié),辦公、居住就在這三個院子里。熱愛文學(xué)的人們對這些名字應(yīng)該是相當熟悉的,全國的文學(xué)精英代表人物都薈萃在此,小胡同影響著全國。(圖4頂銀胡同15號文聯(lián)宿舍)
北京的文脈在建國門內(nèi)北側(cè)的胡同里涌動,現(xiàn)在,貢院舊地的人文傳承現(xiàn)在更多地由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的辦公大樓來象征了。文聯(lián)、作協(xié)和幾個文藝刊物的編輯部“文革”后從這一帶搬走,留下的是一代文學(xué)名人一言難盡的故事。
西總布胡同的榮辱
在北京,西總布胡同只是一條尋常巷陌,乍看之下,并無驚人之處,但歷史上有好幾件大事與這里有關(guān)。
今天人們走進中山公園,迎面第一眼,會看到一座很美的石牌坊,漢白玉坊身,上覆藍色琉璃瓦頂,匾心有郭沫若題寫的“保衛(wèi)和平”四個金字。然而它原先不在那里,而是在西總布胡同西口,騎著東單大街立著。
這是一樁國恥事件。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德林從東交民巷去東單外交部街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途經(jīng)西交民巷路口時,向巡邏守軍挑釁,當場被虎神營士兵恩海擊斃。當日,下午四時,清兵和義和團向東交民巷發(fā)起進攻,第二天,清政府向各國政府宣戰(zhàn)。8月14日,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11國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特別約定,在恩海擊斃克德林的地方,為克林德樹一座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