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即IBM公司和藍色有不解之緣。因為它的徽標是藍色的,人們常常把這個計算機界的領導者稱為藍色巨人。1997年,IBM的超級計算機深藍(Deep Blue)和有史以來最神奇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Kasparov)展開了6盤人機大戰(zhàn)。半年前,IBM的計算機僥幸地贏了卡斯帕羅夫一盤,但是被卡斯帕羅夫連扳了3盤。僅僅半年后,IBM的深藍計算機各方面性能都提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棋藝”也大大提高,而卡斯帕羅夫的棋藝不可能在半年里有明顯提高。人機大戰(zhàn)6盤,深藍最終以3.5比2.5勝出,這是人類歷史上計算機第一次在國際象棋6番棋中戰(zhàn)勝人類的世界冠軍。幾百萬棋迷通過互聯(lián)網觀看了比賽的實況,十幾億人收看了它的電視新聞。IBM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陣藍色旋風。
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成功逃過歷次經濟危機,并且在歷次技術革命中成功轉型的公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僅僅是一個大型計算機制造商,并且在微機和互聯(lián)網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它已經過氣了。其實,IBM并沒有這么簡單,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公司、第二大軟件公司、第二大數(shù)據(jù)庫公司。IBM有當今工業(yè)界最大的實驗室IBM Research(雖然其規(guī)模只有貝爾實驗室全盛時期的1/10),是世界第一專利申請大戶(文中我們還要講IBM對專利的態(tài)度),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源的Linux服務器生產廠商。
IBM能成為科技界的常青樹,要歸功于它的二字秘訣—保守。毫無疑問,保守使得IBM失去了無數(shù)發(fā)展機會,但是也讓它能專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而立于不敗之地。
機械革命從300年前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一般認為其高峰是世紀末期。當時很多人認為機械可以代替一切,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認為計算機可以代替一切一樣。IBM就是在那個背景下成立的。IBM成立于1911年,由老托馬斯·沃森(Thomas J. Watson)創(chuàng)建。但是,IBM和外界一般都把它的歷史向前推進30年到19世紀末。在那時,還沒有任何電子計算設備,但是經濟生活中卻有大量的報表處理和科學計算的需要。因此,美國一個叫霍勒里斯(Hollerith)的統(tǒng)計學家就發(fā)明了機械的自動制表機。那是一種大小和形狀都很像立式鋼琴的機器(見圖2-1)。霍勒里斯成立了一個自動制表機的公司,并為美國國家統(tǒng)計局服務使得統(tǒng)計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上個世紀初,幾家做辦公儀器,諸如計算尺、打表機等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大公司。老托馬斯·沃森成為合并后的公司的總裁。10年后,他將該公司改組成了IBM公司。
沃森父子對IBM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公司創(chuàng)始者的靈魂常常會永久地留在這家公司,即使他們已經離去。我們在以后介紹蘋果公司和其他公司時,還會看到這一點。早期的IBM,產品主要是一些用于管理的機械,諸如打孔機、制表機等,服務對象是政府部門和公司。IBM從那時起,就鎖定了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為它的主要客戶,直到今天。很多人奇怪為什么第一個開發(fā)出主流PC(即以英特爾處理器和微軟操作系統(tǒng)為核心的PC)的IBM沒有成為PC之王。實際上,是它的基因決定了它不可能領導以個人用戶為核心的PC產業(yè)。以后我們還會仔細地分析這一點。
IBM成立后不久就遇到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1929~1933年的大蕭條。在很多公司關門、客戶大量減少的情況下,IBM能存活下來,可以說是個奇跡。沃森的經營和管理才能在這段時間起了關鍵的作用。在IBM逃過一劫后,它接下來的路在長時間內很平坦。任何經濟危機都是這樣,它淘汰掉經營不善和泡沫成分大的公司,為生存下來的公司提供了更好的發(fā)展空間。隨著經濟的恢復,辦公機械的市場開始復蘇。尤其是羅斯福的新政,雇用了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員。政府對制表機的需求大大增加。除了正常的生意,IBM還將它的打孔機、制表機等設備大量地賣給了德國納粹政府。不過,IBM從沒有回避這段不光彩的歷史。
但是,二戰(zhàn)前后畢竟剩下的只是機械時代的余暉。IBM光靠賣辦公機器很難有持續(xù)的發(fā)展,因此它未雨綢繆,也在找出路。正巧趕上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制造精密機械見長的IBM馬上把它的生產線民用轉軍用,參加制造著名的勃朗寧自動步槍和M1沖鋒槍(見圖2-2)。這些是美軍二戰(zhàn)時的主力武器。包括日本在內的美國的敵人常常低估美國的軍事工業(yè)潛力,但是,連IBM這樣的公司都可以改造武器,說明美國的軍工潛力深不可測。隨著戰(zhàn)爭的發(fā)展,有大量的軍事數(shù)據(jù)需要處理。IBM的制表機大量地賣給了美國軍方。IBM也從此和美國軍方建立了良好的關系。IBM為軍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繼電器式的計算機。注意,它和真正的電子計算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IBM還間接地參與了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二戰(zhàn)后,整個世界都在重建之中,對所有工業(yè)品的需求都在增加。尤其是杜魯門總統(tǒng)完成了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后,有大量的統(tǒng)計工作需要制表機等機械。這一切都對IBM的核心業(yè)務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IBM很輕易地再將軍用生產線轉民用。但是,如果IBM僅僅滿足于賣機械,我們今天可能就聽不到它的名字了。
我們可以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作為機械時代和電子時代的分水嶺。英國在二戰(zhàn)后很長時間里試圖恢復它的機械工業(yè),雖然它做到了,但是也已經落伍了。而一片焦土的日本,已經沒有剩下什么工業(yè)基礎了,因此另起爐灶,發(fā)展電子工業(yè),結果成為了西方世界中的老二。二戰(zhàn)后,IBM里情況也類似,它顯然面臨著兩種選擇,是繼續(xù)發(fā)展它的電動機械制表機,還是發(fā)展新興的電子工業(yè)。這兩派爭執(zhí)不下,而代表人物恰恰是沃森父子。老沃森認為電子的東西不可靠,世界上至今還有不少人持老沃森的觀點。而小沃森則堅持電子工業(yè)是今后的發(fā)展趨勢。這場爭論終于以小沃森的勝利而告終。1952年,小沃森成為IBM的新總裁。IBM從此開始領導電子技術革命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