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裕仁從歐洲出訪回國后,對裕仁出游非常滿意的元老重臣們更加堅定了盡快將裕仁推上攝政寶座的決心。首先行動起來的是首相原敬,他積極奔走于皇室和樞密顧問之間,磋商裕仁攝政的有關事宜。看到大正天皇已病入膏肓,節(jié)子皇后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同意讓丈夫交權。遺憾的是,積極策劃裕仁攝政的核心人物原敬并沒有能夠看到裕仁就任攝政,就于1921年11月4日在東京火車站的檢票口附近被扳道工中岡艮一刺殺身亡了。
11月25日,皇族會議和樞密院會議決定讓裕仁代替病中的大正天皇就任攝政。他是日本近代以來唯一的一位攝政王。實際上裕仁從這時起,就已經接管了一個擁有5600萬人口、發(fā)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享有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力,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統(tǒng)治,其時間之久超過了明治天皇執(zhí)政的45年。
這時的大正天皇盡管病魔纏身,還時常神志不清,但對讓出皇權仍是心有不甘。當時擔任侍從武官的海軍大佐四灶孝輔曾生動地記敘了這樣一個插曲。正親町侍從長去拜見天皇,希望天皇能將御用的印章盒(裝有刻有“可”、“聞”、“覽”的御璽的小箱子)轉交攝政,但天皇并不情愿交出。后來侍從武官長又去找天皇,可天皇卻說剛才侍從長已拿走了,弄得侍從武官長也不知如何是好。
裕仁出任攝政后,日本國民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攝政宮”,他們期望裕仁上臺后能給他們帶來好的生活。但是裕仁擔任攝政前后的國內外環(huán)境處于一種多變、動蕩的狀態(tài)。從國際形勢來看,1919年,在朝鮮爆發(fā)了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三一運動”,中國爆發(fā)了要求收回山東權益的“五四”反日愛國運動。1921年,美國為抵制日本在遠東的擴張,發(fā)起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另外,由于出兵西伯利亞遭到慘敗,日本在國際上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從國內狀況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經濟景氣在戰(zhàn)后并沒有持續(xù)多久,1918年便爆發(fā)了經濟危機,饑寒交迫的民眾掀起了全國規(guī)模的搶米風潮,1920年又發(fā)生了更為嚴重的經濟危機。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發(fā)生,社會主義思想在日本已廣泛傳播,同時人民群眾要求實現(xiàn)普選權的民主運動、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運動也風起云涌。而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明治維新時期的元勛相繼謝世。作為元老,只剩下了西園寺公望和松方正義二人。
面對如此凄涼暗淡的形勢,裕仁攝政任命西園寺為最高顧問,負責推薦任命下一屆內閣的人選。從此以后,直到1940年11月病逝,西園寺?lián)撈鹆溯o佐裕仁的重任,切實體會到了如履薄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