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因為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家里不被父母認可,在學校里不被老師認可,有點放任自流,后因帶色情光碟到學校而被學校嚴厲處分。這件事情充分說明:家長的認可才是良好溝通的起點。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成人的鼓勵,因為鼓勵是一種肯定,是一種力量,它讓人產(chǎn)生更上一層樓的動力,尤其是來自父母的鼓勵。但當鼓勵變成苛責的時候,便會使人沮喪,使人充滿失落感,這樣只能讓他們更消極。
美國著名女企業(yè)家瑪麗凱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比金錢更被人們所需要 認可與贊美?!彼詿o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工作崗位上,為維持與同事、上司間良好的關系,人們常常都不吝于贊美別人,但當他們回到家里,在面對自己至親的人時,卻不見得如此。
家庭與學校是小孩子人生的起點,兩者本應互為補充,但在本片的前半部分,我們看到的卻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對孩子的輪番打擊。
影片開頭是Jerry的獨白:“我叫Jerry,今年8歲,我一點也不笨,我每科的成績都拿甲等,可是我的媽媽卻很少稱贊我,還常常罵我為什么不拿再高一點的分數(shù)呢。 ”Tom的博客寫得很好,并獲得獎勵,但這不僅沒有受到母親的稱贊和鼓勵,反而被指責不務正業(yè):“寫什么博客,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就叫厲害,平時你的作文又不這樣厲害!”
Tom在家里不被父母認可,在學校里也同樣不被老師認可。教授華文的符老師關心學生們的學業(yè),然而在教育過程中不得其法,與學生的關系反倒越來越緊張。校長一味遵循校規(guī)行事,甚至公開體罰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其出發(fā)點也是好的,但因為方式不當就導致學校、老師、家長這些本該扮演呵護幼苗成長的角色,卻成了揠苗助長和扼殺天性的兇手。而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時,孩子的心中已滿是傷痕
因為缺乏有效溝通,因為缺少贊美,成才與Tom雖然最后脫離了小混混組織,但成才的父親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小孩不笨2》通過Tom和Jerry及成才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有精神上的關懷和鼓勵,他們更需要父母、老師、朋友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
【經(jīng)典臺詞】
“你最后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
“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 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少看學生的缺點 。如果把一粒爛蘋果丟掉,那么什么都沒了;但是,如果只是把爛的部分切掉,這粒蘋果還是一粒好蘋果?!?/p>
“你有對你孩子說過 I love you 嗎?我跟你說,這三個字是很夠勁的?!?/p>
母親:你為什么要把蘋果丟掉?
兒子:因為它們爛了。
母親:爛了你把它切掉,它還是一個好蘋果嘛。你把它丟掉就沒有了。
成才父親:“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就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就好像我,我從小被人打到大,從來沒有人關心我,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愛一個人。成才,如果你要打架的話,就要打到全世界去。I love you!”
Jerry:“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時常都在鼓勵與稱贊你跌倒了又爬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稱贊和鼓勵的話,在我們慢慢長大后,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多鼓勵人家,多稱贊人家,多看人家的優(yōu)點,真的有那么難嗎?其實,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贊,可是為什么我們在稱贊別人的時候,總是那么吝嗇呢?在每個小孩里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內心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的好, 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
【妙評鏈語】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賞識教育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垃圾為資源,而否定式的教育,則會變資源為垃圾。
大多時候,親情的代溝就是:爸媽太愛孩子,太不會愛孩子。
父母要愛孩子,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愛孩子!
很多東西都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合適的切入口。如何教育孩子是門很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