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一些老人說,老天不把孔子從天上踢下來,就是萬古如長夜??鬃邮翘枴⑹窃铝?、是蠟燭、是手電筒,但總有他照不到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龍場。
龍場在當時很難從地圖上發(fā)現它,它是原始森林里的一朵蘑菇,是大海里的一根鐵釘。它地處貴州修文縣,修文縣本就處于萬山叢林之中,偏僻閉塞。王陽明到了之后發(fā)現,他穿越到了盤古時代。他費了好大力氣,才找到這個地方,驛站已經破敗不堪,跟沒有驛站一樣。
明朝的驛遞制度始于洪武年間,巧的是,就在貴州。當時,貴州土司、宣慰使靄翠受明政府節(jié)制,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起,實權由夫人奢香掌控。當時,作為朝廷命官的貴州都督馬燁很想將貴州所有權力都抓在自己手上,在他的努力下,終于找到了奢香的毛病,并當眾將這位婦女扒光了上衣,用板子痛打其背。
當然,這種刑罰——扒光女人的衣服而打板子在明朝原是司空見慣的,但在貴州,這種刑罰很少使用,馬燁這個男人似乎低估了她的羞恥心和報復心。當他痛快地將這個女人打完后,奢香夫人的族人們已經咸集于其軍門前,大聲高呼“愿盡死力助香反”!
馬燁無奈,只好放了奢香夫人。這位夫人并沒有選擇造反,而是派了親信飆馳入京面圣陳事。朱元璋聽后,令其速折簡招奢香夫人進京。
兩人見面,朱元璋問:“你被馬都督羞辱,如果我能為你除之,你拿什么回報我?”
奢香叩頭道:“愿世世維護當地少數民族安寧,令不敢為亂。”
朱元璋笑道:“這本就是你的職責!”
奢香道:“貴州東北有間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道,以給驛使往來?!?/p>
回貴州后,奢香夫人即率眾族人開山辟嶺,掘土筑路,終于貫通560余里山路,設九驛,這就是著名的“龍場九驛”。而王陽明所到的龍場驛則是龍場九驛之首。
驛遞原本的效用只在遞送使客、飛報軍情及轉運軍需等項,并在很長時間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王陽明之后的嘉靖年間,全國共設水馬驛1259處,萬歷間裁為1036處,本擬為確保政務、軍務的時效性,因其重要性而被稱為國家之血脈。
在偏遠山區(qū)設立驛站,它的荒涼程度可想而知。劉瑾能找到這樣一個地方,說明他對王陽明的去所是用了心的。王陽明的官職是龍場驛丞,相當于今天的龍場郵局一把手。
王陽明的門徒后來說,王老師當時去的這個鳥地方簡直就是野生動物園,毒蛇遍地,野獸奔走,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就會踩到蛇的尾巴,又不小心就會看到一群狼在圍攻老虎。早上醒來時,由于山中的空氣中夾雜著毒氣,常使人感到胸悶,頭痛欲裂,山中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
最要命的是,王陽明和他的三個跟班沒有住的地方。跟班出主意說,這地方野獸橫行,咱們還是住樹上吧,但王陽明腿腳不靈活,上不了樹。又有跟班說,找個山洞住,在里面日夜不停地點火,什么野獸都嚇跑了。王陽明不是建筑師,所以只好找了個山洞,四個人暫時住下。
可住了沒幾天,王陽明就受不了了。山洞里又陰又濕,和錦衣衛(wèi)的監(jiān)獄比起來實在是天壤之別。王陽明又想到了另外的居住方式,就是就地取材,搭了幾個簡易的小窩棚。為了防止野獸來襲,他們在窩棚外面日夜點火。有一天,火突然燒到了窩棚,險些讓王陽明鳳凰涅槃。
就在王陽明無計可施時,當地的土著幫了他。
貴州深山老林里住著很多苗民,這些苗民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他們在臉上畫著大鳥和龍的圖案,在身上文著各種王陽明看不懂的文字還有圖案。在深山老林中,他們手執(zhí)標槍,標槍上有他們制造的毒藥,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只要被標槍扎到,會立即毒發(fā)身亡。其實,這些土著本就不是省油的燈,當地官員對此很有體會。因為他們經常會跑到城鎮(zhèn)來偷竊搶劫,官員們進山跟他們講理,他們就在路上設置埋伏,讓很多人有去無回。
官員最終大怒,派兵進山圍剿,雙方都有死傷,一來二去,積怨越來越深。苗民只要在自己的地盤見到當官的,就請他們信奉的神蟲給予指示。神蟲通常有兩種指示:一種是干掉來人;一種是好好照顧來人。老天爺保佑,當他們見到王陽明并且去請神蟲指示時,神蟲一反常態(tài),居然要他們幫助王陽明。
王陽明后來說,在這個鬼地方,和這些土著根本就談不了話,因為他們不會說漢語。能說上話的大都是在中原作惡的人,跑到這里避難。當這些人準備幫助王陽明的時候,王陽明異常感動。在北京,和他一樣的衣冠楚楚之輩想盡辦法想把他搞死,而在這里,這群野人居然給予他友誼和關照。在這些土著的幫助下,王陽明終于用木頭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雖然四面透風,但要比山洞和窩棚舒服多了。
即使是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王陽明仍然樂觀得很,他建造的小房子都有自己給起的名字,君子亭、寶陽堂、玩易窩,從這些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王陽明絲毫不會被悲慘的客觀環(huán)境而左右。
有了住的地方后,王陽明又開始為吃發(fā)愁。按照規(guī)定,王陽明這個郵局一把手的生活費應該由修文縣提供,可他來時,沒有和地方官打好交道。在他看來,自己是個有罪之身,最好不要給人家添麻煩。地方官樂不可支,因為他們知道王陽明是被劉瑾給搞來的,所以也就不會主動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