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行合一”

一生伏首拜陽明 作者:鶴闌珊


現(xiàn)在,讓我們回頭看一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們還得請出王陽明的大弟子兼妹夫徐愛來,從二人之間的一段對話,真正了解“心學(xué)”的“知行合一”。

徐愛在王陽明趕赴龍場時,并沒有跟隨。他去了京城考試,可惜沒有考中。他給姐夫?qū)懶耪f了自己的惆悵,這種惆悵正是當(dāng)年王陽明的惆悵。王陽明剛好頓悟完畢,熱情地為徐愛解惑。在信中,王陽明提到了“知行合一”,徐愛很不明白,于是趕緊就跑來了龍場驛。

徐愛見到王陽明,二人坐定,徐愛就提出了他的問題。他說,知行不可能合一。

王陽明說:“試舉看。”

徐愛說:“如今人已知父當(dāng)孝、兄當(dāng)悌矣,乃不能孝悌,知與行分明是兩件事。”

王陽明解釋:“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復(fù)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xué)》指個真知行給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蛞姾蒙珜僦?,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稱贊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不能只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話,便可稱為知孝悌。又比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甚么意?某要說做一個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

徐愛說:“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個分曉,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p>

王陽明說:“此失卻了古人宗旨也。某一再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領(lǐng)會得明白,只說一個知已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地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摩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是要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xí)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又濟得甚事?只是閑說話?!?/p>

這一談話并不深奧,耐心讀下去都能讀懂,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全部思路,我們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還會講到“知行合一”,在這里暫時放過。

徐愛是個略有影響力的人,他的到來和煽動,讓王陽明在龍場很快被世人所知,很多人都紛紛趕來龍場,聽王陽明的“心學(xué)”。

正德五年,當(dāng)山花爛漫時,王陽明離開龍場,趕去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三年貶謫期滿,王陽明被中央政府授予廬陵縣長。他在上任這件事上,向來是個慢性子。王陽明從龍場走時,當(dāng)?shù)氐拿缑窈鸵恍W(xué)生依依不舍。他本人也對這個地方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歡送大會開了很多天,王陽明把他的“心學(xué)”之光灑在了這片土地上。

在湖南常德辰州,王陽明遇到了弟子冀元亨等人,大家坐在一起開侃,王陽明發(fā)現(xiàn)這些弟子真是精進不少,非常高興。他決定把“靜坐”這一深層功夫傳給弟子們。他說,我說的“靜坐”不是指佛家的坐禪,因為我們每天都被紛雜的事物所纏繞,心得不到休息,靜坐一會兒,把心收起來,才能得到身心的休息,堅持下去,就會經(jīng)常感到愉悅。

一個月后,王陽明才到達廬陵,拿得官印,在廬陵做了半年的父母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