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廬陵六月談

一生伏首拜陽明 作者:鶴闌珊


吉安府在江西的名聲很臭,尤其是廬陵縣。王陽明的一位前輩可以作證。這位前輩叫許聰,他在給中央政府的文件中說,這個地方的老百姓除了種地之外,唯一的愛好就是打官司。我現(xiàn)在累得吐血,每天從早到晚要接到近1000起訴訟,我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都處理不完。我逮捕了很多生事者,可是監(jiān)獄太小,容納不下。想放掉一些刁民,他們卻因為這里有吃有喝而賴著不走,搞得我現(xiàn)在是頭昏腦脹。希望中央政府可以給予我“便宜行事”的權(quán)力。

許聰所謂的“便宜行事”就是效法漢、唐兩代的酷吏做派。想不到,當?shù)氐陌傩蘸芸炀桶阉娴沽?,他只能灰溜溜地離開江西。

王陽明來到廬陵后,有人趕緊把這一江西特色告訴了他。王陽明開始時認為,自古以來,百姓就懂得一條生存智慧,那就是民不與官斗??蛇@個地方,居然流行告狀,那說明肯定有冤情。

其實他想錯了。廬陵在江西諸多縣中雖然是小縣,卻是四省交通樞紐,人來人往,是非極多,因此滋養(yǎng)出了很不好的民風。江西官員在對待廬陵的態(tài)度上也很有問題,他們認為,既然你全是刁民,那我就不讓你刁,我給你繁重的苛捐雜稅,讓你拼命工作,沒有時間打官司。

王陽明第一天上班,就有幾千百姓沖進縣衙,呼天號地,把縣衙變成了菜市場。王陽明一點兒都不著急,等他們叫嚷得累了,才慢慢地讓他們把訴狀呈上。幾個鄉(xiāng)紳模樣的人立即抱了幾捆紙放到王陽明的辦公桌上。王陽明看了大半天,才知道他們要求政府寬免一項征收葛布的攤派,理由是本地不產(chǎn)此物。王陽明覺得這狀告得有道理,既然不出產(chǎn)此物,那上面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當即答應了百姓的請求。

百姓們千恩萬謝地走了。王陽明趕緊查看了分派到廬陵的雜稅,很多都是來歷不明。他立即給上司寫信說,(廬陵)單是歲辦各種木材、炭、牲口,舊額不到4000兩,現(xiàn)在卻增加到萬余兩,幾乎是過去的三倍了。其他公差往來,來了就是大吃大喝還大拿,日甚一日。再加上旱災、瘟疫大作,縣城各處都有全家而死者,幸存者又為征求所迫,弱者逃竄流離,強者群聚為盜,攻劫鄉(xiāng)村,沒有寧日。這是把百姓往地獄里推,如果還不寬免廬陵,將有可能激起大變。

他的“心學”在心中涌動:(我)不但于心不忍,而且勢有難行。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然我不能做到讓你們滿意,也不能讓百姓滿意,那我還坐在這里做什么?

上面一見這封信,驚訝萬分,早就聽說王陽明善于寫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立即著手辦理廬陵縣的稅收問題。

王陽明對上司如此高的效率頗為滿意,既然上司都給了他臉,他自然也要回敬。他決定讓百姓老實點。

首先,他下了一道告示,主題就是打官司。他說因為我糊涂,沒有你們反應快,你們說了下句,我的思維還停在上句。而且我氣弱多疾,如果不是重大事情,你們不要來打官司。丟個雞鴨,鳥在你頭上拉屎,這種小事,如果你來了,小心我轟你出去。另外,你們來告狀時,每次只準上訴一件事。紙張可是要錢的,你們以前上訴的狀子和一本書差不多。以后寫狀子,不能超過兩行,每行不能超過30字。凡是遞上來的狀子,我先不看內(nèi)容,先看字數(shù),如果違反,不予受理,故意超字數(shù)的,我要罰款。

告示一發(fā)出,訴棍們一下鼓噪起來。從來沒有一位官員對他們打官司這事進行過限制,他們第一個要告的就是王陽明,一致認為他是個昏官。王陽明的應對手法很簡單:不受理官司,讓你們無處發(fā)力。

在群情激憤時,王陽明又發(fā)了一個告示。告示先從當時的瘟疫談起,說,人們不能因為怕傳染,就發(fā)生骨肉互相拋棄的事情,病人沒有被瘟疫奪去生命,反而因為沒有人照顧而活活餓死。我覺得咱們現(xiàn)在的重點應該是制止瘟疫,而療救之道,就是希望諸父老勸告子弟,敦行孝悌,別再背棄骨肉,將房屋打掃干凈,按時喂粥藥。我準備樹立幾個典型,獎賞他們。如果真有這樣的孝義者,我將親自到他家表示慰問。不過,我現(xiàn)在正在鬧病,請父老(老吏、老幕、老胥)先代我慰問存恤,等我病好了,再去慰問你們。

這是典型的道德感動法,它和法律無關,只和人心有關。

當然,王陽明深知,道德感動只是暫時的,治民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制度。他先搞了搞調(diào)查研究,然后訪問落實了各鄉(xiāng)的貧富奸良后,把明太祖當年定的老辦法拿了出來——那就是選定里正三老,讓他們坐申明亭,對百姓中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進行裁決。

同時,他又發(fā)告示說:很多百姓認為我不理你們的狀紙是因為我生病的緣故,其實不是這樣。你們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正是播種季節(jié)嗎?如果我審理案件,你們的莊稼誰來種?一旦審理起案件來,要有被告、人證,這些人都要到衙門來,他們的莊稼誰種?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們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打官司的人,你們自然知道一旦打起官司來,就要四處請托送禮,助長刁風,為害更大。你們當中如果有大冤枉之事,我自然可以訪出,我不能盡知者,還有鄉(xiāng)老據(jù)實呈報。他們?nèi)舫蕡蟛粚崳嗡麄兊淖?。我為政日淺,你們還不相信我。未有德治先有法治,我不忍心。但你們要是不聽我的,非要來打官司,那我也攔不住,可是,你們一定要有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的勇氣。

百姓們被震動、感動了,他們一口咬定,這位縣太爺是真為他們著想的。有在衙門前準備把官司進行到底的頑固分子抱著狀子回家了,一路被感動得大哭。監(jiān)獄里的人逐漸減少,走在路上勤奮工作的人日益增多。

王陽明還告訴百姓,以前那些總以政府名義對他們進行敲詐的行為都是過去式了。如果你們遇到以政府名義對你們索取的人,不要跟他計較,只需要把他領到我這里即可。

廬陵不堪的時代過去了。

軟件做好后,王陽明還必須保證維持百姓正常生活的硬件設施。他杜絕了當?shù)厮械纳駮顒?,他說,老夫子早就說過,神鬼之事不可靠。你們只需要上孝父母,中和兄弟,下育兒女,老天就會受到感動,自然會風調(diào)雨順。

那年春天,廬陵大旱,王陽明居然下了一道悔過書,說自己不稱職,才讓神人震怒,沒有一滴雨。為了讓老天息怒,他吃了一個多月的素,還停止征稅工作,釋放輕罪的囚犯,同時告誡全縣百姓,把打官司這事放在一邊,熄滅心中的怒火,不要與老天比拼誰脾氣暴躁。對當?shù)匾恍┍I賊,他的方式是恢復朱元璋時期的保甲制度,這種制度在他后來擔任江西南部巡撫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為政外,王陽明最大的活動就是講學。他在衙門旁邊建了一所青原書院。多年之后,他的學生又在對面建了一座陽明書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廬陵,后來列入明朝三大奸的嚴嵩從家鄉(xiāng)分宜鈐山堂趕來,向王陽明請教問題。嚴嵩當時正以翰林院小學士的身份在家守孝,和王陽明見面后,二人相談極好。他還邀請王陽明到分宜,陪著王陽明暢游鈐山。

當天,就在鈐山堂內(nèi),主客入席,坐而論道。王陽明與嚴嵩談得很多,談“致知格物”,談“知行合一”。王陽明對嚴嵩說了一段很滄桑的話:“當年我被貶到貴州龍場驛蠻荒之地,當一個小小的驛丞,沒有書看,成天冥思苦想,覺得萬事萬物都在自己的心中,世界唯有一個‘心’,后來我講學,就講這個‘心’字。”

的確,在廬陵的半年時間,王陽明不僅在講“心”,而且在用“心”。廬陵幾十年來的弊習一掃而光,使很多人都敬仰王陽明的天才治術(shù)。

肯用心,就會有好報,王陽明的好日子終于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