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節(jié):第四章 回答提問要給己方留后路(3)

雄辯是說服力 沉默更是說服力 作者:成冰


什么是社會認知對比原理呢?舉例說,你去一個專業(yè)的服裝店,如果服務員先跟你介紹一件價值7000元的高檔西裝,然后再介紹價值500元的領帶,你會覺得領帶不是很貴。而實際生活中,你可能都沒買過超過300元的領帶,但今天你會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價位。再比如說,你在晚會上先碰見一位漂亮的女士,然后你再碰見一個長相一般的女士,你會覺得長相一般的女士更加不好看,可如果沒有前者的對比,你不會有這么大反差的感覺。

在達成協(xié)議的談判過程中,如果在對方的要求下你終于答應放棄自己原來的立場,作出一些妥協(xié)和讓步,對方覺得你做法合乎情理,會讓對方產生更大的好感。

所以,運用有計劃妥協(xié)策略的談判者,不僅可以讓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還可能獲得對達成協(xié)議的更高的滿意度,更加努力地履行自己的諾言,而且還會自愿在將來作出更多的承諾。

既然有以上好處,在實際工作中又如何操作呢?

1.?對談判對手不要表現(xiàn)得太熱心

不少人談判時,一直以為對談判對手表示好感,有利于達成結果。而大量調查表明,結果卻恰恰相反,你對人越表示好感,對方越懷疑你有利可圖,于是他更謹慎,更覺得你有讓步的空間。

2.?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否定的

第一反應是否定的,一是可以探探對方的虛實,是否有讓步的空間;而之后你一旦決定接受對方條件,對方會更有成就感,這是典型的社會認知對比原理。這樣,對方一滿足就可能放松警惕,你就更有機可乘,何樂而不為。

3.?提出不可能的要求

在合理范圍內,先提出一個比較大的、極可能會被拒絕的要求。在對方拒絕了這個請求之后,你再提出一個小一些的、你真正感興趣的請求。

注意:第二個請求不必很小,只要比前一個請求小就可以了,成功的關鍵在于,讓對方看到這是一種讓步、妥協(xié)。

4.?總是佯作準備停止談判

這一條的前提是你了解對方的底線,你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和調查,而隨時準備停止談判。只是讓對方感覺到壓力,并按你的要求答應條件而已,即使不答應,你繼續(xù)談判,對方應感到高興才是,也就是你的妥協(xié)又得到了回報。

5.?堅持到底,80%的收獲來自最后的談判部分

因為有上面的操作方法,所以你更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直到最后。即使你讓步了,不到最后時刻,對方還會要求你再妥協(xié),那你的妥協(xié)就沒起到作用,因此,有計劃妥協(xié)策略最關鍵一點:妥協(xié)會產生回報,但不要為妥協(xié)而妥協(xié)。

抓住主要問題,守好你的底線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不可談的事情,無非是條件與條件的對抗,利益與利益的碰撞。該妥協(xié)的不要糾纏,硬拼不行可以迂回包抄。知己知彼,“話戰(zhàn)”必勝。

你想要在各種爭端解決中勝人一籌嗎?你知道如何在談判過程里出奇制勝,突然“一記重拳”擊倒對手嗎?你知道在似乎已經走到沒有協(xié)商余地的死胡同時,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找到突破口嗎?有三個必須掌握的要點:

1.?認清你的對手

不認清對手怎么與人家談?

中國的入世談判花了15年的時間,而原本可能不必花那么長的時間。這在龍永圖心里可能會是一個永遠的遺憾。中國在入世談判中所走的彎路,部分原因歸咎于沒有認清對手。

“長期以來,我們在WTO談判中,總是采用固定程式——團結第三世界國家,爭取第二世界國家,孤立美國?!饼堄缊D說:“我們并沒有和美國認真談過?!?/p>

這個戰(zhàn)略是“理論上正確,而實踐上完全錯誤”的。不把美國的問題解決好了,中國的入世談判就不會有進展。

“找到關鍵的談判對手,才能制定正確的戰(zhàn)略?!?999年,中國和美國簽署入世協(xié)議后,多米諾骨牌倒了,其他國家爭著和中國簽署協(xié)議。

認清對手,對多個對手進行優(yōu)先排序,認清了對手是“哪一個”,還要認清對手是“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