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說:“金子總是隱藏在暗處”。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缺點背后都隱藏著優(yōu)點。難道不是嗎?就以我自己為例:因為我出身貧窮,所以我才有足夠堅強的意志去追求成功;因為我沒有學歷,所以我才不得不逼迫自己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因為我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我才擁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讓自己在美容美發(fā)行業(yè)扎根并做出成績……其實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特別是那些令我們感到自卑和討厭的經歷,只要我們愿意,它們都是成全我們的最好禮物。
接納自己,不要再苛求自己,不求十全十美,不以微瑕掩碧玉,不以己短比人長,這是我們能夠獲得成長的開始。接納自己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與個體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優(yōu)劣,與本人的條件是否優(yōu)秀并不完全相關。我很喜歡莊子的著作,喜歡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在《莊子·大宗師》里有一篇很動人的故事:
子祀和子輿是好朋友,有一天,子輿生病,子祀去探望他。
見面時,子輿對子祀說:“偉大的造物者啊,竟然把我變成駝背的模樣,背上生了五個瘡。臉也因佝僂而低伏到肚臍。我兩肩隆起,高過頭頂,脖頸骨朝天突起?!?
子祀問他是不是討厭這種病,子輿悠閑地說:“不,我為什么要討厭它呢?假使我的左臂變成一只雞,我便用它報曉;假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鳩來吃;假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我的精神變成了馬,我便可以乘著它遨游,無需另備馬車了。再說,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于時機而順應變化,哀樂自然不侵入心中。當我改變不了它的時候,我為什么要討厭它呢?”
子輿是真正懂得了“只有接納自己,才會活得快樂”這個道理!實際上,世界上原本就沒有完美的人,一個連自己都不愿意接納,不愿意愛的人,又能指望誰會來關心、包容他呢?
一位禿頂的將軍參加一次宴會時,身邊的侍者由于緊張,失手打翻了酒杯,把酒全灑在了他的光頭上。一瞬間,時間似乎凝固了。侍者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但那位將軍卻撇了撇嘴,很不以為意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辦法能治療禿頭嗎?”宴會上的人都被逗笑了,空氣中的尷尬一掃而光。
故事中的將軍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如果他不能接受自己禿頂的事實,即使面對別人不經意的冒犯,恐怕也會暴跳如雷,又怎么能做到用自己博大的胸襟化解尷尬,并包容別人的失誤呢?
當然,接納自己并不意味著放縱,無條件地接納和愛自己,是為了讓自己能放下所有的負面能量,允許自己像一個人,而非像一個神一樣活著。當我們能真心地相信,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最好安排,當我們能不再苛求自己,對自己寬容時,我們的內心才能真正放下所有的糾結和痛苦,才能利用現有的條件,讓自己活得痛快淋漓、輕松自在。
2。 愛上獨一無二的自己,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和要求自己。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喜歡與別人進行比較,他們常常拿別人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自己,甚至希望自己成為別人,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真的變成了別人的樣子,我們就會快樂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傳說,有一只青蛙,對自己長著四條腿以及一蹦一跳的走路方式極為不滿,于是不停地到河邊的寺廟中去拜神許愿,祈求神靈能讓它像人一樣兩腿直立著行走。
年復一年,青蛙的誠意終于打動了神靈。青蛙的愿望實現了,它想這下可以又高級又瀟灑地走路了,多幸福?。?
它迫不及待地邁開兩條長腿,驕傲地走了起來??墒撬难劬χ荒芡姾竺?。它的腿往前走,眼睛往后看,不知不覺間離河邊越來越遠了。它再也無法獲取食物,最后終于饑渴難耐地死掉了。
其實,別人所擁有的未必會為我們帶來快樂。我們根本不必羨慕別人,上帝并不偏愛任何一個人,每個人生來都擁有自己的財富。佛陀告訴弟子,大地上長著各種各樣的花,它們類別不同,形象各異。清馨的蓮花不會想要把自己變成雍容華貴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花,也不會羨慕院子里妖冶的玫瑰。
每一種花都是獨一無二的,從來不會有任何一朵花,嫉妒別的花,模仿別的花。每朵花對自己的存在都很有自信,它們從來不會盲目地羨慕別人的美好。人也是這樣,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所以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我們能放棄無謂的比較心理,坦然地接納自己,我們的生命才能如花朵般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芳香。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學會完全地接納自己,無條件地尊重自己,欣賞自己,愛自己吧!這樣做不僅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重新找回豐富、圓滿自我的開端,是從“要”到“給”,贏得人生幸福的重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