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鄉(xiāng)村的司法技術(3)

影像中的司法 作者:徐昕


田成有先生曾舉過一個類似的例子:Q告W打人,但已過訴訟時效,在調解前法官對Q說:“你起訴已經超過了時間,依法我們是不該管的,所以一會兒你調解時態(tài)度不要太硬,少要點錢,圖個和氣。”接著法官又對W說:“你這個事情很惡劣,現在Q只要你賠一點醫(yī)藥費,已經算不錯了,把事情鬧大了你不會有好結果?!?/p>

此種情形下法律的強威懾力,源于普遍民眾對(抽象的)國家法律不了解而產生的畏懼感。利用這一策略來平息糾紛、維護穩(wěn)定是一項鄉(xiāng)村司法者屢試不爽的司法技術。

影片以三奶奶裝暈為界,展示了兩種有著顯著差異的司法模式及其各自在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命運。

前一種,法官老張依程序辦案,照法律判決,是接近嚴格的“規(guī)則之治”式的司法。從效果上看,這種模式失敗了,同時也是純粹法官的實踐在中國鄉(xiāng)村境域中的失敗。后一種,我們看到了一個走出法庭、深入事件背后以及扮演政法干部角色的法官,這是“糾紛解決”導向的司法模式。很顯然,因為更適合于這個尚未開始或者并未完全現代化的鄉(xiāng)土中國,它成功了。

“規(guī)則之治”與“糾紛解決”之間的矛盾是中國法律社會學的一個經典主題。當看到三奶奶在法庭上暈倒,老張不得不擱下手中剛剛念完的判決書時,一種西西弗斯般的悲情涌上心頭:“規(guī)則之治”似乎那么的近在咫尺,離現代化法治仿佛只有一步之遙,可要走完這一步卻是如此艱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