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 憐伊太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huán)佩歸來月上時。
任是再冷酷堅硬的人,看到這嬌俏開放的花朵,心里也會涌起一種不自禁的贊嘆和愛憐。那一瓣瓣淡淡的暈紅,似是女子抹拭不去的淚痕,深情無限,把一樹蒼翠如玉的枝條點染得凹凸起伏,難以平復。
春寒料峭,夜氣逗人,你一定覺得冷了吧?我在你對面建了幢茅屋,好讓蕭蕭的竹影,映在那紙窗兒上,為你作溫暖的屏護。
請你記著這份相思相戀的情誼,來年今日,香魂歸來時,風裳云袂,環(huán)佩叮咚,我們還在這月下相會。
這首《減字木蘭花》是吟詠梅花的作品,不正面描寫,卻深得梅花的風神。筆筆詠物,卻也筆筆關(guān)合納蘭心系之人。天地一片嚴寒的冬末,無限柔情的詞人看到梅花開放,心中藏著深深的憐愛和疼惜,于是推己及人,認為任憑是誰,任憑如何鐵石心腸,看到此花開放,也會心生憐惜。然而,他并非僅僅止于這種深摯的憐惜,他還要取來湘竹植為林窗,為梅花遮風擋寒。
相傳,舜在巡狩之時,死于蒼梧,他的妻子娥皇、女英兩姐妹追蹤到湘水邊,投水而死,于是“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湘竹上面的斑斑點點,正是二妃遠望蒼梧,臨江慟哭的淚痕。這淚痕難以磨滅,遠處望去,斑駁的竹林煙霧迷蒙。而此時竹林卻是為了守護梅花,害怕寒風呼嘯而過,梅花零落成雨。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記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下歸來,化作此花幽獨?!蹦纤尾家略~人姜夔在他自創(chuàng)曲調(diào)的《疏影》中這樣寫道,詞人認為只有為國遠嫁他鄉(xiāng)的美女昭君,才能代表梅花的風神?;ɑ隁w來的時刻,月下的梅花,風骨依約,嬌羞百態(tài),凝成了最美的一瞬,凝成了永恒的姿采。
這首詞是納蘭為其初戀情人而作,至于他的初戀是誰,歷來眾說紛紜。或日被選入宮的表妹,或日被迫出家的侍女,無論是怎樣的身份,可以知道,她是納蘭初戀即為之心系的人。在納蘭心中,她有比似昭君的容貌,她有比似梅花的風神。
梅花,因其獨特的綻放時間,為歷代文人所喜愛,被譽為“花間四君子”之一。宋初的隱士林逋有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保ā渡綀@小梅》)從此梅花便與歸隱之趣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暗香疏影作為一個特定詞匯,成了梅花的代稱。
姜夔自度的詠梅曲調(diào)也以《暗香》、《疏影》為名。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标懹蔚摹恫匪阕印纷鳛橹脑伱吩~之一,膾炙人口。描寫了梅花于驛外獨自盛開,脫俗高潔,即使零落成塵,香亦如故。
古代詞人的詠梅佳作大多以此為著眼點,來描寫梅花宛若君子的品質(zhì),除了對這種花開之美的賞愛和贊嘆,也寄托了自身的道德追求。李清照也在《漁家傲》中寫道:“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北荛_了百花爭艷的春天,梅花獨于風雪時節(jié)綻放。這是一處清幽的所在,這是一種獨特的況味。于是,梅花無論是在夕陽之下,還是月華之中,都能突出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和風韻。
她綻放于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兼具美麗、風骨,以及遠離塵囂的脫俗。她開放在古人的頻繁歌詠中,蘊涵了獨特而古典的高雅和純潔。“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納蘭的知己顧貞觀這樣寫道,相同的取向讓梅花擁有了自己的標格,不同的感覺和描摹又豐富了梅花的內(nèi)涵。尋梅、訪梅、賞梅、詠梅中,都蘊涵了一種追求,一種向往。
今天,依舊能看到很多人,踏著雪花去尋梅,想必也懸寄托了對君子人格的追慕,以及對古典幽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