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手大腳花錢,可能導致未來揮霍無度;相反,小時候?qū)W會合理、節(jié)制地消費,就會終身受益,財富也容易積少成多。如何教導孩子從小學會控制消費欲望?如何避免孩子花錢時太過大方?如何讓孩子在消費時養(yǎng)成“貨比三家”的省錢習慣?這些都是爸爸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想讓孩子“懂省錢、會花錢”,帶著孩子一起去購物是他們學習這些知識的最佳途徑。
開始購物前,可以和孩子討論這次去超市需要購買哪些商品,打算花多少錢,并將購物清單和預算都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將錢交給孩子,就可帶著孩子一起購物了。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控制孩子看到什么就想買什么的消費沖動,由于預算有限,所以只能購買清單上的東西。
剛開始的幾次,當孩子購物時,可先指導孩子查看商品的價格標簽,并與手中的錢比較,確認手中的錢是否可以買下該商品,如標簽上的價錢是20元,但手中只有15元,那就不能購買這件物品。
當孩子拿著錢去選購產(chǎn)品的時候,父母可借此機會與孩子討論有關理財?shù)膯栴},例如為什么有不同的品牌?不同品牌的產(chǎn)品為什么價錢各有不同?質(zhì)量是否與價錢成為正比?選取了所有的貨品之后,把全部價錢加起來,看看有沒有超過預計的金額。如果結果超過預算,則孩子必須想辦法解決,如將某些貨品調(diào)換為較便宜的,一定要把總金額控制在預算內(nèi)。當然,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第一次執(zhí)行起來可能有些困難,但唯有堅持,才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
此外,每次完成購物,可指導孩子進行付錢、找零的活做,讓他們明白金錢的用途,并了解買東西要付錢。
杰克是紐約市的一位心理醫(yī)生,他曾帶著6歲的兒子湯米逛了四家商店,目的是為了給孩子的祖父買一臺物美價廉的收音機。杰克把購物中的主導權交給了兒子湯米,只是適當?shù)臅r候在旁邊給予提示。在爸爸的幫助下和不斷的比較當中,湯米終于選到了一款最物超所值的收音機。最后,杰克把最高價與最低價之間的10美元差價給兒子湯米作為獎勵。
孩子學會自行購物后,可能在挑選商品方面,只考慮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商品的價格,顯然這并非是選擇合適商品的最佳方式。個人喜好固然是重要的選擇標準,但相同的商品,如果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何樂而不為呢?杰克的做法讓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價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費。這樣,孩子在自己支配金錢的時候,也會貨比三家,用最少的錢,買到了最需要的商品,而節(jié)約下來的錢,可以買更多的東西,讓孩子在實際中明白“物超所值”的涵義,以及“貨比三家”的優(yōu)點。
陳先生帶5歲的兒子去購物,孩子看中了一套昂貴的玩具,他告訴孩子自己帶的錢不夠,孩子說:“可以用卡呀,可以到那個“計算機”前去拿錢呀!”
經(jīng)過詢問,陳先生才弄清楚,原來孩子口中的“計算機”就是銀行自動提款機,原來孩子常??吹綃寢層眯庞每ǜ稁ぃ部吹竭^媽媽在銀行自動提款機前取錢,所以他以為沒有錢了就可以用卡變出來。
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他們并不知道家里的積蓄是有限的,也不知道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因此,兒童心理學家認為5歲開始是給孩子灌輸金錢觀的最佳時機。
購物的過程其實就是貨幣的交換過程,這當中蘊涵著許多應該教給孩子的價值觀。如果孩子在童年時代就懂得怎樣理智地消費和控制自己的購買欲,他很可能成為一個更有耐性、更有計劃性的人,這樣的教育成果不僅表現(xiàn)在理財方面,同時也會給孩子日后成長的其他方面帶來積極的影響。
例如,陳先生就可以借此機會告訴孩子錢的來源,讓孩子知道銀行自動提款機并不是一個印鈔機。如果孩子在購物的過程中提出這樣的問題,爸爸們可以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孩子,銀行自動提款機就像是寶寶的存錢罐,必須要先把錢存進去,想用的時候才能有錢可以拿出來。如果里面的錢用光了,就得努力工作把錢賺回來,再放進去,這樣里面就又有錢了。要讓孩子懂得家里的錢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所以在花錢買東西之前,得先考慮清楚買這樣東西的錢是不是夠,是不是應該買,以此為孩子灌輸理性消費的觀念。
孩子亂花錢,已經(jīng)成為讓許多父母頭痛的壞習慣。的確,這種壞習慣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爸爸們不僅要給予孩子正確的理財觀,更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引導他們采用合理的理財方式,而不是用自己的立場去干涉孩子的理財細節(jié),那么孩子便可以從中學到受用一生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藉由正確的理財觀念打造自己的財富人生。
羅列清單和預算是理性消費的開始。
貨比三家,價比三家。
只買需要的東西。
金融卡不是印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