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骰子與拉磨
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太平禪師自己用木頭做了六顆骰子,每顆骰子的每一面都刻了“幺點”(一點)。
凡是有和尚進(jìn)他門來問道請益,他就將六個骰子一擲,然后問:“你懂不懂?”
只要對方稍微猶豫,他就揮起手杖,將他打出去。
六個骰子不管被人怎么拋、怎么轉(zhuǎn)、怎么擲,它們總是出現(xiàn)“幺點”。太平禪師要向人開示的是:不管外在的情境如何變化,被人奉承也好,被人欺壓也好,你還是你,心中都有一個固若磐石,不會隨人起舞,不受外力動搖的成分,那就是你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你的“真我”。
有一天,南泉禪師問職事僧:“今天的勞動要做什么?”
職事僧回答:“拉磨?!?
南泉說:“很好。磨子就任你拉,但不能讓磨子中心的軸子轉(zhuǎn)動。”
用磨子磨大麥也好,磨黃豆也好,磨芝麻也好,磨子不停地轉(zhuǎn),但磨子的軸卻都沒動。人生好比拉磨,在家做丈夫也好,出門做伙計也好,搭車當(dāng)乘客也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但心就像磨子的軸,要站穩(wěn)立場。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所謂的定,心定而后生慧。但這個定并不是壓抑,不是把心強(qiáng)行釘在一個點上,而是清除一些不必要的雜物、干擾和束縛,讓像磨子軸的真心(自性、真我)自然顯現(xiàn)。它原本就是定的,也是自然能生慧的慧心。
真我,好比“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里的妾身。在所有的世態(tài)中,最讓人在意和迷失的是別人的批評,不管我們做什么、怎么做,都會有人批評,如果遇到別人批評,我們就改變主意、迎合他人,那很可能就會像“父子騎驢”的故事,因缺乏主見、迷失自我而成為眾人的笑柄。
要想在“翻覆雨”中做“分明月”,你要聽的不是外面的聲音、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內(nèi)在的聲音、真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