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尊王攘夷”與“開國進取”(1)

日本論 作者:戴季陶


第9節(jié) “尊王攘夷”與“開國進取”

日本推翻幕府,恢復(fù)王室之原因,大約可以下列幾件事概括一切。是不是武斷,大家且去研究日本維新的歷史,便可以明白了。

(一)德川幕府本身的腐敗。

(二)幕府和各藩的財政難,幕府武士的生活難。

(三)外國勢力壓迫漸烈,于是引起國民“攘夷倒幕”的感情。

(四)有力的雄藩,如長薩等,向來不滿于幕府,久存待時而動的念頭,又兼地理上和海外及京都的交通接近,所以成了“尊王攘夷”的重心。

(五)德川執(zhí)政以后,古學(xué)派的神權(quán)王權(quán)思想的普及和漢學(xué)發(fā)達的影響。

以上所述的五個原因,如果一一敘述起來,絕非這一篇小論文所能盡,總之當時日本幕府和各藩的情形,已經(jīng)是到了窮極必變的時代。即使沒有外來的種種原因,幕府的權(quán)力和各藩的地位,已經(jīng)要動搖起來了。恰好這時歐美的勢力很猛烈地壓迫了來,青年的武士們只要看見外國人跋扈、幕府退讓,就恨得了不得,于是標榜一個“尊王攘夷”的旗號去反對幕府。我們試看幾十年歐美人記日本當時情形的書,就可以曉得當時倒幕原動力的浪人,差不多很像是義和團一流人物。在這個時代,各國強迫日本通商的行動,也一天比一天激烈。“黑船”的威力,絕不是日本人的力量所能抗拒的。而且荷蘭的兵學(xué),輸入日本很久,日本人已經(jīng)曉得外國是有學(xué)問有力量的。一面盡管說“攘夷”,事實上哪里攘得來,于是在積極圖強的必要上,當然更一面歡迎歐洲的學(xué)問。當時所謂“英學(xué)”、“佛學(xué)” ,英吉利、法蘭西的學(xué)問的價值,漸漸的為一般人所認識。所以幕府一倒,“尊王攘夷”四個字的目標,就變成了“開國進取”。攘夷和開國是兩個矛盾的傾向,而這兩個矛盾的傾向,都是造成日本今日絕盛的基礎(chǔ)。如果沒有義和團的精神,絕不能造成獨立的文化,這是我們所應(yīng)當曉得的。

倒幕府的事業(yè)是什么人做的?就是那接受神權(quán)思想的武士。京都來的幾個公卿,本來就不過是裝門面的。什么三條實美 、巖倉具視 ,不過是一般武士穿的號衣。這些武士們平時腦筋里面裝滿著英雄思想?;孟胫械哪7度烁?,不外乎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所謂七雄八將。什么豐臣秀吉的雄圖,加藤清正 的戰(zhàn)功,塞滿一頭。在這一種下面來標榜起“開國進取”,這開國進取的意思,也就不問可知了。從前豐臣秀吉征朝鮮,他的目的,從“答朝鮮國王書”里面,可以看得出許多。我且把賴山陽《日本外史》所記的抄出來。

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zhí)銳,西討東伐,以數(shù)年之間而定六十余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占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笔枪蕬?zhàn)必勝,攻必取。今海內(nèi)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dǎo)。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