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村樹傳奇

江南味道:每個人心中的枕水故鄉(xiāng) 作者:諸榮會


并不是所有長在村里的樹都有資格被叫做“村樹”。在江南,村樹又叫“胤樹”,它必須長在村子的某個特殊位置,并且在村里所有的樹中年歲最老,葉陰最大,干枝最粗。

我故鄉(xiāng)的村樹是一棵巨大的柏樹,長在村口祠堂的天井里。祠堂是我們讀書的學校,我們常見有人在樹下焚香燒紙,還在樹干上拴上一根根串著一小塊一小塊紅布的紅絲線。我們起初不知道那些人是在干什么,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在為自己的新生兒女向村樹祈求保佑。老師說這是迷信,然而在我們眼里,大樹因此而籠罩著神秘的色彩。我們在樹下嬉戲時,常幾個人手拉著手去合抱大樹,抱抱看它究竟有多粗,也抱抱看它是不是還長粗,但即使這樣,我們也從不敢去扯那些系在樹上的紅絲線,似乎它真系著一個個孩子的生命。

后來又聽老師說,老柏樹之所以成為村樹被人們敬仰,還有個故事呢。據(jù)說,當年日本鬼子進村時,鄉(xiāng)親們拉響了掛在柏樹上的大鐘報警,大家很快就轉(zhuǎn)移到了安全地帶。鬼子進村后看了看老柏樹上掛著的大鐘,嗚里哇啦一陣就要把老柏樹砍了。他們強迫兩個未逃掉的鄉(xiāng)親用鋸子鋸樹,可是鋸子剛鋸進樹干便怎么也拉不動了,而且鋸縫間竟有殷紅色的液體流出,如同鮮血一般。站在一旁的鬼子兵竟也驚住了,隨即放下槍也去拉鋸,但同樣拉不動。兩個鄉(xiāng)親乘機扛起鬼子丟在地上的槍跑了。柏樹依然屹立在村口,像一個不屈的巨人,只是那把鋸子一直夾在樹干上拿不下來了。后來,鬼子兵悻悻地走了,村里逃走的人都回來了,那把夾在樹干上的鋸子也被拿了下來。從此,老柏樹就成了故鄉(xiāng)的村樹。

我在村樹下讀完了小學后就去外地讀書了。當我離開故鄉(xiāng)走了好久好久,在一個小山岡上回過頭去張望,故鄉(xiāng)已淹沒在氤氳里了,但老柏樹仍撐著一樹的綠云目送著我走向遠方。從此,我每次離鄉(xiāng),最后一個與我告別的是她;我每次返鄉(xiāng),最先一個迎接我的又是她。我一次次與她作深情的告別,又一次次與她欣喜再見,這份深情和欣喜使我深深地感到,我的生命也似乎永遠地系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故鄉(xiāng)的村樹在“文革”期間卻被砍去了,說是要破除迷信。

砍樹時我不在村上。聽母親說,當時有兩個“造反派”進村造反,硬要村民砍了村樹,開始誰也不肯去砍,但終于有一個“積極分子”站了出來,他高呼著口號在樹下用山鎬刨了好幾天,終于將當年日本鬼子也沒能鋸斷的村樹砍倒了,枝干裝了兩輛載重十噸的卡車,拉走了。

那位砍樹的“積極分子”不久后當上了大隊革委會主任,再不久,他的老婆瘋了,又不久,他自己竟也病亡了。臨終前,他讓他兒子在原來村樹長著的地上又栽了一棵柏樹,那樹現(xiàn)在已有碗口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