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沒的甲午》:發(fā)跡(1)

沉沒的甲午 作者:陳悅


后來以復辟帝制聞名近代史的袁世凱,字慰亭,又作慰廷,1859年出生于河南項城。叔爺袁甲三是清末太平軍、捻軍戰(zhàn)爭中著名的統(tǒng)將,生父袁保中是項城當?shù)睾缽姟T绖P自幼過繼給無嗣的叔父袁保慶,跟隨任官江蘇的嗣父寓居金陵,借著父輩的交情,少年時代就和劉銘傳、吳長慶等淮軍名將相熟。袁保慶去世后,袁世凱至北京跟隨叔父袁保恒、袁保齡。時任內(nèi)閣中書的袁保齡與洋務(wù)派領(lǐng)袖李鴻章交情深厚,又是清流派領(lǐng)袖李鴻藻的得意門生,屬于在清流、洋務(wù)兩派間游刃有余的人物。這些特殊的關(guān)系,使得袁世凱進入官場之初,就擁有了很多同代人無法比擬的人脈資源。

從袁保齡早期的一些家信來看,他對生性“浮動異常”、“不喜章句之學”的侄兒袁世凱并不滿意,經(jīng)常以書信斥責、教育之。一些同代人也回憶到,袁世凱度量狹窄,工于心機,好大喜功,喜歡用金錢解決問題,很有一種紈绔子弟的習氣。沿著詩書官宦人家子弟出仕的傳統(tǒng)道路,在叔父袁保齡、袁保恒的督促下,袁世凱曾兩度回原籍參加鄉(xiāng)試,但都名落孫山。袁氏一族分家后,袁世凱獨得嗣父袁保慶名下的豐厚家產(chǎn),從此更是不思進取,跋扈鄉(xiāng)里,“家居多暇,嗜酒好騎馬,日飲數(shù)斗,馳騁郊游”。[1]1881年,因為“以事積忤族里,眾欲苦之”,袁世凱被迫離開原籍,投奔嗣父袁保慶的密友淮軍將領(lǐng)吳長慶,旋即被吳長慶提拔為慶軍營務(wù)處會辦,從此走上了有別于科舉正途的另類出仕之路。

清代官員選拔的途徑,一種是通過科舉考試逐級拔選出仕,被稱為正途。另外,通過繼承先輩的封蔭,或者通過花錢捐官,乃至像袁世凱這樣以“臨時工”的性質(zhì)先行任職,以待將來通過某種功績邀得提拔轉(zhuǎn)正,統(tǒng)統(tǒng)視為雜途。正途的官員十年寒窗,一朝騰龍,想要在官場上得勢,需要依靠各種親友、同籍、同鄉(xiāng)、同年、賄賂等關(guān)系;雜途的官員則更是如此。因而清末官員的任用,并不全是以才適用,多屬于任人唯親。由此造成的惡果是,不少官員走上崗位之初,對這一崗位的工作全無頭緒,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揣摩自學,其間不免誤打誤撞,導致行政效能低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