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講 儒家總論(2)

諸子十六講 作者:陳柱


第二節(jié) 命名

儒家之一名,近人江瑔著《讀子卮言》,以謂九流之名,惟名、法、墨、農(nóng)、陰陽五家為名正而言順,余皆于理未安,未知命名之意始于何時(shí)。其非儒家之名日:

古者通天地人日儒,《周官·大宰》,儒以道得民,與師對(duì)舉。

又《大司徒》四日:“聯(lián)師儒”。是儒為術(shù)士之稱,有道德有道術(shù)之通名,不特儒家得稱為儒,即諸子百家無一而非儒也。雖《儒行》見于《禮記》,“君子儒”見于《論語》,然孔門未嘗標(biāo)儒之目,舉以自號(hào)。

《墨子》雖有《非儒》之篇,然亦泛指當(dāng)時(shí)之儒者言之,亦猶孔子“勿為小人儒”之意。乃九流之首列儒家,一似非孔門之士不足獵斯號(hào)也者,何也?

(《論九流之名稱》)

夫《周禮》以師與儒并言,則儒本為掌教育者,此正與司徒所掌同??组T以教育為職志,故名為儒家,孔子勉子夏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孔門之自稱為儒,乃其確證, <L記·儒行》篇記魯哀公問儒行于孔子,孔子亟稱之。是孔子之自認(rèn)為儒也。

《荀子》有《儒效篇》,盛稱周公、孔子為大儒之效,《非十二子篇》斥子張、子游為賤儒,皆孔門自稱為儒之確證。

《墨子·非儒篇》專攻擊儒者之禮,且有明斥孔丘之名者,而江瑔為泛指,豈于《禮記·儒行》、 《墨子·非儒》二篇,止見其名而不讀其書邪?

《韓非子·顯學(xué)》亦稱自孔子之死,儒分為八,是異家亦以孔門為儒也,而江瑔非之,何邪?

第三節(jié) 流派

《史記》稱孔子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其見于《論語》者則孔子時(shí)已有分派矣??鬃釉唬?/p>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

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先進(jìn)篇》)是在孔子時(shí)已分為四派矣。

《韓非子·顯學(xué)篇》云:

自孔子之死也,儒分為八: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趨舍相反不同。

《群輔錄》云:

夫子沒后,散于天下,設(shè)于中國,成百氏之源,為綱紀(jì)之儒,居環(huán)堵之室,蓽門圭竇,甕牖繩樞,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動(dòng)作順,大讓如慢,小讓如偽者,子張氏之所行也,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yuǎn)之儒。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梁氏傳《樂》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fēng)易俗之儒。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凈精微之儒。

此八派之書,多已不傳。惟孟、荀二家,實(shí)為孔門之兩大宗派。而曾子、子夏、子游皆不在八派之內(nèi)者,胡適謂此諸人都是孔門正傳,言必稱師,故不別立宗派,

(參考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上卷一二四頁)只有子張和漆雕開與曾子一班人不合,故別成學(xué)派,理或然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