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LifeIsaMiracle(2)

走進耶魯 作者:蘇煒


我決定開始努力學英語的時候,每星期70~80小時在實驗室,又有了孩子,每天晚上還要上夜校,但這段時間的努力對我?guī)椭畲蟆N液髞砘氐揭斦夜ぷ?,做報告的時候老板和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都在下面笑,他們說這個人以前話都說不清,現在侃侃而談,講得頭頭是道,這都是幾年夜校讀下來的效果。中國人很聰明,真的下決心、下工夫是可以學好的。

曹:你比很多中國教授在美國做得好,是不是語言也有很大優(yōu)勢?

許:是,語言非常有幫助。我下的工夫多一點,但語言能力還是不夠,還有差距。我們當年的語言基礎很差,不像你們現在的條件,從小學語言,我在耶魯的第一門課的第一次考試,從第一個問題到最后一個,全部圖解,一個句子都寫不完整。考完很緊張,去找教授,他問我是誰,我說是考試圖解的學生。他說:“你畫得不錯,我知道你都懂了,我給了你不錯的分數?!边@對我鼓勵很大,當然也滋長了我不用學英語的想法,一直到讀博士后才逼著自己去學。

曹:您剛才提到中國本科教育對學生動手操作和做研究的訓練不夠,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中國的教育不太重視發(fā)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許:是,這是中國教育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文化比較鼓勵當官,官本位思想較重,認為當了官什么都有,當官就有資源、有研究資金。幾千年考八股文都是為了當官。在這種文化影響下,人們不重視個人興趣,使得中國歷史上幾千年沒有太多科技創(chuàng)造發(fā)明。現代的中國社會,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還是摻雜很多家庭、社會的因素,并不是從興趣出發(fā),而是在傳統概念的基礎上尋找好的出路。

前幾天有個學生請教我要不要選生物作為以后發(fā)展方向,說現在學生物沒有好的出路。我答復他,如果就找工作而言,你的說法可能是對的,但如果是尋找自己的興趣,完全是不同的事。美國當代教育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按照興趣走。

美國小學到大學沒有排名,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特點,量化的分數不能說明很多問題。等學生考慮未來工作發(fā)展的時候,學校也會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特長。我對實驗室的研究生說,如果你對這個行業(yè)沒有興趣,請不要來。就像談戀愛一樣,你一旦愛上了你的研究,什么腦筋動不出來?各種辦法都會有的,這樣才能出成果。如果別人強加給你,是很難成功的。

我們耶魯醫(yī)學院的學生里絕大多數不是應屆畢業(yè)生,是工作了兩三年再回來攻讀學位的學生。他們的人生目標比較清楚,再回來讀書也比較成熟。我們培養(yǎng)了那么多學生,這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成功概率比較高。中國學生認為大學畢業(yè),就該順理成章讀研究生,像比爾蓋茨那樣的中國人是不多的。哪個中國孩子敢在清華讀了一年就不讀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父母這一關就很難過。

美國記者采訪我的時候,也問我小時候是什么讓我對遺傳學特別感興趣。我說你要聽真實的故事,而且是適合美國模式的故事。我那個年代,如果高考能考上杭州師范就很好了。當時老師說5個志愿里最好的大學也要填一個,于是我填了復旦。選專業(yè)的時候看到遺傳學,問父親這是研究什么的,他不知道,問老師不知道,問鄰居也不知道,誰都不知道,就選了它。中國那個年代很少談興趣,但在現代社會,發(fā)掘自己興趣很重要。對于留學生而言,更要知道自己去美國做什么。美國教育有幾個層次,前50位的大學是精英教育,其他后面的學校層次較低,去留學的意義不是很大。

曹:有很多中國學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什么地方,只是想先去了美國再說。如果就為了成功地去美國讀個好學校,中國學生申請醫(yī)學院被錄取的概率是不是會更大?

許:醫(yī)學院資金多,招的人也多,可以先看看往年這個專業(yè)錄取中國學生的情況。雖然有資金來源,但不是所有的資金都可以招外國學生。

曹:也有中國人認為興趣要建立在溫飽的基礎上。美國經濟發(fā)展得好,社會福利好,所以可以考慮興趣。

許:有一定道理。統計學上有很明顯的數據,最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是中產階級的孩子,他們溫飽無憂。但特別富有的家庭里的孩子就不行,那些人沒有動力,什么都來得太容易。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剛才沒探討,就是你的職業(yè)是否能讓你快樂。不是每個人的人生理想都一定要有多么偉大,但至少應該追求快樂。歷史上成功的人大多對自己做的事情有一定興趣,你要讓自己人生快樂,一定要選你感興趣的工作。我覺得這一點在歐美的教育中最成功,一個人快樂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創(chuàng)造的東西自然會對社會有貢獻??鞓返娜酥車娜艘矔鞓罚豢鞓返娜俗叩侥睦锒紩ヘ撁嬗绊?。

曹:我覺得美國這個民族很重視個人快樂,但我們的民族并不重視這一點。

許:一個民族的個體不快樂,對民族的發(fā)展是不利的。你早晨睜眼到晚上閉眼,你日常用的東西有多少是中國人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空調、電燈、電話、電腦、微波爐……都不是中國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我們應該為中國民族驕傲,中國人確實挺聰明,但中國人對人類科技的發(fā)展貢獻不大,中國人將來在世界上要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創(chuàng)造力只有廉價勞動力是不行的。以前我們的文化鼓勵民族自尊心比較多,今天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缺什么,怎樣在下一個時代的世界競爭中有所作為。

曹:耶魯和中國的聯系歷史悠久,現在的關系也很密切,你為耶魯和中國搭建橋梁做了很大的貢獻,能談談耶魯和中國在學術上的合作嗎?

許:我的努力有限,這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耶魯和中國的淵源很長,合作也很多,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這些在耶魯的網站上都能看到,Yaleandtheworld有各種合作的信息。

曹:這些合作為中國學生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機會?

許:中國學生去耶魯學習的機會更多了。我們這個領域現在在做聯合培養(yǎng),在中國挑選最優(yōu)秀的學生去耶魯讀博士,還可以繼續(xù)做博士后,但對這些人的回國工作有一些規(guī)定。

曹:您覺得對在美國留學的醫(yī)學院學生而言,回國就業(yè)和留美有什么優(yōu)勢和劣勢。

許: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就業(yè)選擇就不同,很難一概而論。就做學術而言,可能美國現在的學術環(huán)境更好一點,但具體要因人而異。美國現在有些制藥公司在大量裁員,這對中國來說,倒是個好機會,可以吸引更多這方面的人才回國發(fā)展。

和許教授聊天的過程中,有個美國的博士來訪,我在門外等了一會兒??匆娨蝗簭偷┥圃旱暮⒆釉谟秒娔X,他們是許教授實驗室招的學生。按許教授的說法,他們是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一個個果然都很投入,時不時樂呵呵地交談。我注意到他們穿著統一的文化衫,背上有一個抽象的基因鏈和一句話“LifeIsaMiracle”,這個組合圖案很適合他們的身份。這句簡單的話也觸動了我,人們常說蕓蕓眾生,“蕓蕓”是從數量上說,生命隨處可見。但從內涵上看,哪怕最細微的生命都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探索生命科學之路是不斷發(fā)現奇跡的過程。如果更多的人能像許教授說的,快樂地去探索、去發(fā)現,那么無論從事哪個領域的工作,生命的奇跡就在當下。

斯特靈圖書館墻壁上的雕刻,內容是:耶魯學生挑燈學習,一邊是貓頭鷹,表示晚上;另一邊是骷髏,表示過度勞累離死亡不遠

中國理科學生不重視語言能力,這是最大的障礙之一。語言能力對科學研究很重要,博士后最后一個臺階上不去往往就敗在語言上??茖W也是一種交流的過程,不懂語言,不能有效地溝通,是中國學生很大的劣勢。

美國小學到大學沒有排名,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特點,量化的分數不能說明很多問題。等學生考慮未來工作發(fā)展的時候,學校也會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特長。

我們應該為中國民族驕傲,中國人確實挺聰明,但中國人對人類科技的發(fā)展貢獻不大,中國人將來在世界上要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創(chuàng)造力只有廉價勞動力是不行的。以前我們的文化鼓勵民族自尊心比較多,今天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缺什么,怎樣在下一個時代的世界競爭中有所作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