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字路口的理性選擇(1)

走進耶魯 作者:蘇煒


李繼:本科就讀于外交學院,畢業(yè)后赴美留學,獲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博士。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攻讀J.D.(JurisDoctor)學位,畢業(yè)后就職于紐約一家全球著名的律師事務所。

馬:李繼,你是什么時候決定出國的,為什么會選擇出國?

李:大二、大三的時候做出決定,開始準備出國。我本科是在外交學院讀的,我們的學生基本上有以下幾種出路:出國、讀研、畢業(yè)后去外交部工作。我覺得其他的選擇都不適合我,所以只能出國。我學了那么多年英語,不出國挺浪費的。

馬:看來出國對你而言是一個排除性的選擇。

李:是的。出國讀書和在國內考研這兩件事是平行的,都要大三就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不擅長死記硬背,如果考研的話,政治考試肯定不行,所以就把這個選擇排除了。當時看到以前學長拿了美國大學的獎學金,不花錢還能讀書、開眼界,這個吸引力挺大的。找工作對于外交學院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壓力不是很大,畢業(yè)以后找個不錯的工作基本上沒問題。所以工作變成了我的一條退路。萬一出國留學這條路走得不順利,也有不錯的退路,心里比較有底。對于去美國讀書,我不是孤注一擲地往前沖,我的專業(yè)是經(jīng)濟外交,一般這個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以后去使館做經(jīng)濟調研比較多,但我大二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適合也不喜歡去機關工作,所以我決定試試出國這條路。

馬:你在選擇留學專業(yè)上有什么考慮?

李:我是去美國讀博士,我的選擇必須和自己本科所學的專業(yè)有關聯(lián)。在外交學院,我除了學外交英語,還學了政治外交類的課程。所以我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選擇了政治科學的博士,申請的過程和大家都差不多。

馬:你是先去西北大學讀了四年博士課程,然后再來耶魯法學院的,你覺得在西北大學那四年里,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李:我最大的體會是,讀博士必須非常熱愛自己所做的研究,否則這個過程會很痛苦。博士課程剛開始的時候還比較平穩(wěn),就是一步步地上課、做研究。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面對現(xiàn)實了,也就是要開始考慮找工作的事情了。我們總是先看看師兄、師姐怎么做,他們如何考慮工作的問題,他們畢業(yè)以后的去向。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美國的文科博士找工作確實挺困難的。我真不希望自己以后在就業(yè)市場上像爛西紅柿似地被扔來扔去,所以我開始考慮做一些更實際的改變。

馬:你怎么會決定讀法學呢?

李:在決定申請去讀法學專業(yè)的時候我并不十分了解法律,也談不上熱愛法律。坦白地說,我是從更實際的角度去考慮的。在我周圍,有這種實際考慮和實際行動的人不少,比如有朋友讀的是社會學博士,然后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去讀法學。我從他們的信息反饋中感覺到,法學和文科的專業(yè)跨度不大,以前讀文科博士所鍛煉的讀和寫的基本功都用得上,所以我想這應該是一條不錯的退路。

馬:你每次做選擇都有退路,這次耶魯法學院變成了你的退路。

李:我并沒有放棄讀博士學位,我只是中途出來為自己以后的發(fā)展做一些其他的準備。讀博士是為了以后做學術,但如果以后不做學術,做實踐的話,法律會非常有用。中國現(xiàn)在發(fā)展得很快,在一個法制社會里,對法律方面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多,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在美國更是如此,所有的理論似乎最后都會落實到法律層面上來實施。我博士的研究方向和中國的法制改革、中國法律的地域差異有關,所以讀法學學位對我做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

馬:你的選擇很保險而且兩邊都能兼顧。你為什么選擇耶魯呢?

李:讀法學的學位投入很大,機會成本很高,所以一定要去最好的學校。

馬:耶魯法學院是最好的,你申請的時候有什么體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