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jǐn)以此書
獻給 我的祖父
葛康俞 教授
序言
歸去未見朱雀航
——葛亮的《朱雀》
王德威
朱雀是南京的地標(biāo)之一。在上古中國神話里,朱雀被視為鳳凰的化身,身覆火焰,終日不熄。根據(jù)五行學(xué)說,朱雀色紅,屬火,尚夏,在四大神獸中代表南方。
早在東晉時期,朱雀已經(jīng)浮出南京(建康)地表。當(dāng)時秦淮河上建有二十四航(浮橋),其中規(guī)模最大、裝飾最為華麗的就是朱雀航。朱雀航位居交通樞紐,正對都城朱雀門,往東有烏衣巷,東晉最大的士族王、謝的府邸皆坐落在此。多少年后,王、謝家族沒落,朱雀航繁華不再,唐代詩人劉禹錫因?qū)懴拢?/p>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葛亮選擇《朱雀》作為他敘述南京的書名,顯然著眼這座城市神秘的淵源和歷史滄桑。南京又稱建業(yè)、建康、秦淮、金陵,曾經(jīng)是十朝故都;「金陵自古帝王州」,從三國時期以來已經(jīng)見證過太多的朝代盛衰。而南京的近現(xiàn)代史尤其充滿擾攘憂傷,南京條約、太平天國、國共斗爭、以及南京大屠殺,無不是中國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然而《朱雀》又是一本年輕的書。葛亮生于南京,剛剛跨過三十歲的門坎。他寫《朱雀》不僅摩挲千百年來的南京記憶,更有意還原記憶之下的青春底色。小說橫跨二十世紀(jì)三個世代,但葛亮要凸顯的是每個時代里的南京兒女如何憑著他們的熱情浪漫,直面歷史橫逆,甚至死而后已。神鳥朱雀是他們的本命,身覆火焰,終生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