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說傳統(tǒng)的價值目標——孝道,在現(xiàn)代這么一個流動的社會里,怎么盡孝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的父母都在揚州,我每年回去一兩次,怎么能盡孝呢?不能。這其實也是制度和機制的問題。
這里頭的問題是,價值目標還在,但實踐價值目標的機制卻沒了。
就像孝道,古代有宗法制、家族制,即孝道完全是在那一套制度里面的,但這套機制在今天不存在了。當然,這并不等同于“孝”這個價值就沒有了,我們還是要孝敬父母,要養(yǎng)老,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投入之大,都是在這套家庭關泵里面的。很明顯,我們的困境是:舊的制度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套文化還在。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讓這種文化變成“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來為這樣的一套東西能夠落實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我們是不是要像美國~樣,人老的時候都要進養(yǎng)老院,子女就不管了?還是我們盡可能地提供一套其他的文化機制?親情關系和家庭觀是我們特殊的傳統(tǒng),這些家庭不是抽象的、完全沒用的,在現(xiàn)代社會還是很重要的,中國人還是比較慎重的。中國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你看看清華附中門口接孩子的家長就知道,還有就是父母陪著孩子學習,前所未有,有的時候是我們的制度畸形造成的。我們用一套什么樣的好辦法來為這些好的要素提供支撐?這就是制度化建設,使得這個社會還是一個有人情的社會,不是完全被物質關系支配的社會,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
三、在西方中心時代,保持中國文化的自主性(一)全世界處在“西方中心”的時代100多年來,中國眾多的仁人志士都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造中國,這是歷史條件決定的。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都打不過人家。其實,對西方文明,包括它的制度和精神的學習,都是以“打不過”和“打得過”為前提的,這些都是受物質支配的,首先要學“船堅炮利”。
其實,在過去的100多年當中,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處在“西方中心”的時代。西方真正的支配地位也只有100多年。在19世紀以前,中國并不是被西方支配的國家,在全球當中,也并不是只有西方是支配性的。但是在過去的170多年里,西方越來越有支配性,為什么?
這跟西方自己的轉型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西方只是希臘,或者只是純粹的基督教世界,也沒有這個能力。它的能力,是因為有了工業(yè)革命,有了政治革命,正是這些東西使得西方在經濟上,包括現(xiàn)代文化上一下就處于了支配地位,它把它的所有方式部傳播給我們。更重要的是,西方的支配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支配問題,現(xiàn)代資本主義能使整個世界處在同一個體系之內。過去,中國、印度、非洲相互之間也有交流,比如鄭和下西洋,其實我們宋代就有中外之間的大規(guī)模貿易,這種交流是相互自主的。但以西方為中心的現(xiàn)代資本主義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通過全球性的勞動分工來完成的。在近二三百年當中,西方殖民主義使得北美、印度、非洲都成了他們的殖民地,為他們的生產提供原料、勞動力。
今天的世界,當然已經不是昨天那個殖民世界了,但是,有的現(xiàn)象值得反省,包括中國在內。發(fā)展中國家這么多的加工工業(yè),等于給西方發(fā)達國家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大部分利潤被西方抽去了,得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利潤,還把自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了。
正是在“西方中心”的世界中,重西方輕中華成了一個基本的現(xiàn)象,不僅西方人是這樣,我們中國自己也是這樣,而且不單是中國的普通人如此,精英知識分子更是如此——反傳統(tǒng)反得最激烈的就是中國的精英知識分子,認為只有西方是對的,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是錯的,只有打破傳統(tǒng),才能趕上西方。結果就是,我們事事學西方。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認為非常有必要重新思考。我舉一個例子,SARS未的時候,西醫(yī)也并沒有多少可行的辦法,除了隔離之外,連病源都找不到?;仡欀袊@么多年來的防疫實踐,很多都是靠中醫(yī)來做的,可是我們多年來一直排斥中醫(yī),排斥自己的文明。
(二)在全球化下如何保持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傳統(tǒng)和文明,要形成自己的認同都變得非常困難。我們看到今天的變化,年輕人生活的取向、工作的取向都在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認為有必要保持中國古老的文明,很多的文明都要保持自己文化的自主性,這 個自主性非常重要。在這個意義上討論自主性問題,是重新評價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是密不可分的。